7月3日這天,南海黃巖島海域風云突變。美軍"華盛頓"號核航母與菲律賓最大海警艦擺出"掎角之勢"。
哪知道,就在菲艦逼近24海里毗連區的關鍵時刻,解放軍轟-6K掛著鷹擊-12導彈騰空而起,海空一體迅速出擊。
美軍核航母為啥匆忙撤離?咱們的海空聯合有什么威懾優勢?
作者-彤
核航母"撐腰"算盤落空
美菲聯手這出戲,剛開場就遭遇"滑鐵盧"。華盛頓號這次來勢洶洶。菲律賓海警船也跟著湊熱鬧,想借美軍威風沖一把。
結果呢?解放軍的反應速度快得讓人吃驚,海空一體說來就來,直接把他們的如意算盤給打碎了。
7月1日,美軍"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穿越巴士海峽進入南海。這家伙排水量10萬噸,搭載著核動力平臺,看起來確實唬人。2日就抵達黃巖島東北部約38海里的海域,動作夠快的。
更有意思的是,美軍還迫不及待地邀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的軍事人員上艦參觀。
這場"參觀秀"可不簡單。美軍精心組織了F-35C艦載機起降表演,還來了一場"標準-6"導彈實彈發射。
這分明是在給菲律賓打氣:看看,老大哥的家伙什兒夠硬吧?你們放心大膽地去鬧事,我們給你們撐腰。
菲律賓自然不會錯過這個"良機"。7月3日,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噸位最大的巡邏艦BRP TERESA MAGBANUA號抵達黃巖島以東28海里處。這艘船可是菲律賓的"寶貝疙瘩",平時舍不得拿出來。這次有美軍航母壯膽,膽子一下子就大了起來。
話說回來,這背后的技術較量才是真正的看點。
鷹擊-12的"四馬赫震懾"
轟-6K掛彈升空那一刻。鷹擊-12導彈就像給美軍航母量身定做的"大殺器"。400公里射程、4馬赫末端速度,這家伙能輕松穿透宙斯盾防空系統,美軍攔截成功率連30%都不到。
說實話,這樣的技術優勢讓人看著就踏實。鷹擊-12這枚導彈,簡直就是海上"鋼鐵猛獸"的克星。它的超音速突防能力,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子,專門切開航母編隊的防護網。末端4馬赫的速度意味著什么?就是說,等你發現它的時候,基本上已經來不及反應了。
蘭德智庫的評估報告顯示,美軍航母面對百枚超音速導彈的齊射,攔截成功率不超過30%。這個數字聽起來就讓人心里發毛。
更要命的是,解放軍還有信息化支撐,空警-500預警機和電子戰飛機協同起飛,完全可以壓制美軍艦載機的通訊和雷達系統。
永興島、永暑礁等南海島礁,都已經部署了轟-6K、空警-500預警機以及遠程雷達。這套體系就像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覆蓋整個南海海域。
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這雙"千里眼"。美軍想搞突然襲擊?基本上是癡人說夢。
華盛頓號雖然塊頭不小,但面對這樣的技術碾壓,也得乖乖認慫。畢竟,500公斤高爆戰斗部的威力擺在那里,挨上一發就得脫層皮。
不過啊,這種技術碾壓的背后,其實反映的是更深層的實力變化。
從"威懾"到"被威懾"
想想幾年前,情況可完全不是這樣。那時候美軍航母一動,咱們就得全力應對,生怕哪里招呼不周。
現在呢?華盛頓號這艘10萬噸的核航母,面對解放軍的海空聯合,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幾斤幾兩,最后灰溜溜地撤了。
哎,時代真的變了。記得2023年以來,菲律賓在小馬科斯的帶領下,可沒少在南海折騰。仁愛礁、黃巖島、仙濱礁,哪里都有他們的身影。
每次鬧事,背后都有美軍航母撐腰。里根號、羅斯福號、卡爾·文森號,輪番上陣給菲律賓打氣。
但這次不一樣了。華盛頓號的狀態明顯不在線。這艘老船經歷了6年的中期換料大修,剛出來就被爆出焊接質量問題。更要命的是,還傳出核輻射超標導致水兵死亡的消息。現在只能搭載13架艦載機,跟正常的80架比起來,簡直就是個"病號"。
美軍自己都知道這次"掉了面子",官方對這次事件的回應異常低調,只說華盛頓號是"常規巡邏",壓根不提與中國海空力量接觸的事兒。這種裝聾作啞的態度,暴露出美軍內心的虛弱。
連英國的"威爾士親王"號航母都看出了苗頭,原本計劃訪問日韓、過航臺灣海峽,結果臨時改道跑去澳大利亞了。
這種變化,背后藏著的是整個戰略格局的重新洗牌。
反介入時代來臨
什么叫反介入?簡單說就是。你想來我家門口耀武揚威?對不起,我有能力讓你進不來。解放軍現在的這套反介入體系,從監控、攔截到打擊,形成了完整的作戰鏈條,美軍想硬闖基本沒戲。
說白了,游戲規則已經徹底變了。以前是美軍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咱們只能被動應對。現在呢?解放軍的海空一體作戰能力,已經讓美軍不敢輕舉妄動。054A護衛艦、056A輕護艦組成的攔截編隊,在海面上劃出一道道不可逾越的紅線。
空中的威懾更加直接。殲-16戰機在空中盤旋,就像空中"守護神",時刻準備應對任何挑釁。轟-6K轟炸機掛載鷹擊-12導彈的掠海飛行,更是給美軍航母編隊上了一堂生動的"威懾課"。
這種超視距打擊能力,讓美軍的傳統優勢蕩然無存。
菲律賓現在的處境更加尷尬。一邊經濟上高度依賴中國,一邊卻在軍事上頻頻挑釁。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注定不會有好結果。
解放軍已經實現了24小時全天候監控,菲律賓后續的任何"切香腸"行動,都注定會以失敗告終。
中方在維護主權的同時,也展現出了外交智慧。推動《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加強與東盟國家的海上合作,既堅持了原則,又避免了沖突失控。
這種剛柔并濟的策略,體現了大國的風范和智慧。
結語
這場看起來普通的海上對峙,說白了就是西太平洋力量平衡徹底變天的標志。你想啊,美軍航母以前在這片海域橫著走,現在卻得低調行事,這變化夠大的吧?
當美軍開始"裝聾作啞",當咱們的反介入體系越來越成熟,我們正在見證一個時代的結束。新時代?已經來了。
有意思的是,軍事上的強硬和外交上的克制,解放軍這次展現得恰到好處。既讓對方知道底線在哪,又沒把事情搞得太僵,這份拿捏確實厲害。
面對這樣的戰略轉變,你覺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會受到什么影響?南海局勢的穩定對咱們意味著什么?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