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帶領村民解鎖“蜂”收密碼(主題)
全省擔當作為優秀駐村第一書記、中國農業銀行長沙分行陳學軍扎根大圍山鎮同幸村,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副題)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俊
“最近氣溫升高,要定期清理箱底……”因為掛念著養蜂農戶養的蜜蜂,2日一早,全省擔當作為優秀駐村第一書記、中國農業銀行長沙分行陳學軍又來到了養蜂農戶王馬林的家里。記者見到陳學軍時,他身穿白色防蜂衣、頭戴白色網狀防蜂帽,正小心翼翼地打開一個個蜂箱,察看蜂情。
2023年5月,陳學軍被農業銀行長沙分行選派到瀏陽市大圍山鎮同幸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兩年來,他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帶領工作隊和村級班子積極探索組織共建、村社互進、媒體賦能發展路徑,找準了蜂蜜、民宿產業發展之路,創新打造“同幸蜂蜜”品牌,2024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00余萬元,同幸產業不僅有了新突破,村民生活也有了新甜蜜。
“讓同幸蜂蜜走向全國”
“同幸蜂蜜,好甜好甜的!”打開“學哥帶你進鄉村”抖音賬號,陳學軍用生動的方言將同幸村特色蜂蜜的優點一一呈現。
同幸村的森林覆蓋率超90%,是瀏陽中華蜜蜂發源地,也是瀏陽最早的養蜂集聚地之一,“二次搖蜜”技藝是同幸蜂蜜品質的核心密碼之一。
“‘二次搖蜜’是將兩種不同品質的蜂蜜分開搖取,第一次先將品質不高、不成熟的水蜜搖出來,再取出蜂脾,割去表層的封蓋蜜蠟,放入另一個桶內進行二次搖蜜,能得到濃稠度更高、質量更好的‘熟蜜’。”扎根同幸村的兩年,陳學軍已經成為“專業蜂農”。
他告訴記者,雖然“二次搖蜜”的產量比“一次搖蜜”少三分之一,但售價能提升30%以上,這種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工藝,已入選長沙市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盡管同幸蜂蜜的品質高,也面臨著銷售渠道不暢的問題,為此,陳學軍想到了“短視頻”的方式。“一開始拍視頻的時候,我啥也不會,網友還問我‘怎么沒有看到你本人?’我又連忙去買了自拍桿,也出鏡了。”陳學軍笑呵呵地說。沒有專業設備、沒有精美腳本、全靠現場發揮。正是這種原汁原味的鄉土氣息,打動了無數網友。
目前,陳學軍累計制作抖音作品450余個,宣傳蜂蜜、水果、黑山羊等農副產品以及民宿風景。除此之外,同幸村創新性舉辦了“尋蜜季”、小記者研學、“我在同幸有箱蜜”認養等特色活動。
“目前,村級共培育養蜂大戶95戶,蜂蜜年產量達15萬斤。我們的目標是讓同幸蜂蜜走向全國!”陳學軍自豪地說。
傾情幫扶促鄉村振興
同幸村位于大圍山鎮西北部,擁有410戶1427人,最遠村組距村委會12公里,屬于典型的山區村落,有著“山多地廣、居住分散”的特點。
駐村兩年來,陳學軍帶領駐村工作隊員在全村范圍內開展“六查六看”行動——查務工就業看收入情況、查產業發展看經營狀況、查健康檔案看醫療保障、查家庭結構看贍養能力、查社會關系看幫扶資源、查困難訴求看政策落實。同時,建立“一戶一策”動態幫扶臺賬,分類制定幫扶措施。
產業幫扶方面,因戶施策,個性化助銷黑山羊、蜂蜜、水果等農副產品;為了方便村民聯系,創新制定了“幫扶聯系卡”,卡片上注有駐村工作隊員的姓名、身份及電話,實現24小時響應訴求;積極對接所在單位,創新實施公益積分兌換制度,建立黨員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激勵機制……
“村民有羊就幫他賣羊,有蜂蜜就幫他賣蜂蜜,有水果就幫他賣水果,辦家庭民宿就幫他引客源,能夠為大家做點事、幫上忙,我覺得非常高興和幸福。”陳學軍說。
兩年來,陳學軍跑遍了同幸村的家家戶戶,走到哪家哪戶都要坐一坐、聊上幾句。隨著鄉村旅游的興起,陳學軍拓寬發展思路,依托新引進的陌野·小河彎又彎民宿,對農戶實行“后備箱”幫扶計劃,通過打通銷售渠道,引導村民按規劃、有計劃繼續發展綠色產業。
同幸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全勝介紹,在“同幸蜂蜜”的品牌效應影響下,同幸村的泉水魚、黑山羊、藏香豬等種養產業也發展得有聲有色,引進了青山派露營基地項目,建成了陌野·松隱山院、陌野·小河彎又彎等特色精品民宿,開發了“瓜棚底下捉魚”“蔬菜迷宮”等農業體驗項目,同時幫助村民與城市社區、鄉村民宿建立穩定的供銷對接模式,引導村民規劃發展種養殖業,帶動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來源:長沙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