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神泉祭壇遺址位于黑龍江省黑河市遜克縣沾河支流嘟魯河右岸,面積約15000平方米,是清代鄂倫春族游獵生活中所遺留下來的祭祀遺址。遺址中有一處泉眼,以泉眼為中心分布有353個石塔,石塔大小不一,大的高1.4米,由19塊石頭搭成,小的高0.3米,由3塊石頭搭成,石質為玄武巖。塔的形狀分金字塔形、圓頂形、尖頂形、空心形、直立形等多種形式,泉眼根部石塔較密,越往外越稀少。泉東和北部分別有墓、廟、神龕等多種遺跡。
2000年,時任遜克縣文管所所長于生聽聞當地流傳著一個關于“神泉”(鄂倫春語為'kaxian'嘎仙)的故事,于是決定前往一探究竟。一行人先是乘坐當時運送木材的森林小火車到達神泉附近的一處林場,步行四公里才到達神泉。神泉在鄂倫春族人的心目中十分神圣,認為能夠帶來好運和驅除疾病、繁衍子孫,凡有疾病者都到此泉喝水、泡泉醫病,治愈者都在泉邊堆起石塔。據了解,鄂倫春人自清代以來就在這喝水治病,這種行為延續了幾百年。神泉和鄂倫春族人搭建的石塔整體構成了一處重要的文化遺產,應該予以保護。隨后,市、縣兩級文物工作者圍繞該遺址不斷開展工作,積累了大量的基礎素材,拍攝了原始照片,繪制了基礎圖紙,于2005年成功將鄂倫春神泉祭壇遺址申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該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鄂倫春神泉祭壇遺址,是小興安嶺北麓的鄂倫春民族在長期的游獵生活中所遺留下來的唯一一處祭祀遺址,它直觀地反映出鄂倫春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然崇拜,在鄂倫春民族文化研究領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end—
編輯丨沈瑩瑩
一審丨姜雨風二審丨查云玲三審丨王建武
丨聲明: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及時聯系小編,我們會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給黑河文旅局官微加星標
??歡迎投稿
郵箱:tg8283077@163.com
黑河市文旅局新媒體矩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