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絲路未來"青少年交流活動在北京正式啟動。來自亞美尼亞、岡比亞、馬來西亞、蒙古、阿曼、菲律賓、俄羅斯、沙特阿拉伯、斯洛伐克、西班牙、泰國、烏茲別克斯坦等12個國家的80余名青少年及合作機構代表應邀參加此次交流活動。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張吉明出席啟動活動活動并致辭。亞美尼亞駐華大使格沃爾克揚、岡比亞駐華使館副館長首席館員加薩馬,以及等有關國家駐華外交官出席。來自12個國家的80余名青少年及合作機構代表、帶隊教師應邀出席活動。
張吉明對各國青少年來華交流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古絲綢之路積淀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多年來,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取得豐碩成果,和惠及各方成果。馬六甲海峽往來不絕的商船、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的繁榮都是最好的例證。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人類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中國此次我們宋慶齡基金會舉辦"絲路未來"青少年交流活動,旨在就是積極助力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為各國青少年搭建一個開展交流交往交融往來、增進理解和彼此友誼、促進凝聚團結合作治理共識的平臺。希望各位國青少年們在在此行活動中多體驗、多交流、多思考,建立深厚友誼,體悟不同文明的精彩,弘揚絲路精神,以青春的力量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啟動活動上,12個各國家的領隊及學生代表進行了自我介紹。亞美尼亞"我的行動"基金會協調員格里戈里揚、其中,來自沙特的學生的哈里立德、亞美尼亞"我的行動"基金會協調員格里戈里揚分別代表作為學生代表與和帶隊教師代表發言,感謝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的邀請,表示此次活動是一次深入了解讀中華國文化和中國智慧的寶貴機會,在期待在活動中在此行中結識各國朋友,增進相互彼此理解與友誼,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人類是命運共同體,世界各國應加強文明交流互鑒,希望絲路精神在國際治理中發揮更大引領作用。
絲路未來"青少年交流活動是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于2024年發起的"絲路未來青少年行動"項目下的重要品牌活動,各國青少年將圍繞"筑夢絲路 攜手未來"主題,于7月6日至12日在北京、陜西兩地參訪交流。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