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項目提升年,泉城有木蘭。為充分展現新時代泉城女性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巾幗風采,弘揚女性奮進力量,助力濟南“項目提升年”與強省會建設,精準定格女性建設者拼搏奮斗、破局開新的動人瞬間,講述她們在項目建設中勇攀高峰、默默耕耘的感人故事。濟南市婦女聯合會、天下泉城客戶端推出“木蘭禮贊”專欄,用泉城女性的奮斗故事傳遞巾幗建設者剛柔并濟的力量,激勵更多女性投身項目建設的時代大潮。
濟南廣電·天下泉城客戶端7月9日訊在濟陽區廣袤的田野鄉間,一片片深藍色的光伏板靜靜鋪展,將熾熱的陽光轉化為汩汩電流,也化為156個貧困村莊穩定增收的源泉。這背后,是區發改局黃河中心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部部長史惠,以“項目”為筆,在鄉村振興畫卷上留下的堅實印記。
光伏扶貧電站是國務院扶貧辦確定實施的“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史惠敏銳地意識到,這束“光”能照亮濟陽的脫貧之路。2016年開始,她一頭扎進光伏扶貧項目實施工作中,白天跑遍全區156個貧困村實地勘察選址,酷暑烈日下,她的足跡印在每一個可能“生光”的角落;夜晚則挑燈鉆研政策細節,她的手機里關注著“積成能源管理中心”,辦公電腦的網頁上也多了一個收藏,濟南市光伏扶貧運維平臺,便于她隨時掌握最新的政策信息。她常說:“必須吃透政策、熟悉業務,先學一步、先懂一步。”
在電站的備案過程中,史惠為了提高效率,減少各鎮(辦)負責此項工作人員的跑腿,提前向市審批大廳發改委窗口要來了備案申請表,并填寫好樣表,轉發給各鎮(辦),集中收集申請,去市審批大廳一次性辦理。這種“笨鳥先飛”的辦法,為項目建設“搶”出了寶貴時間。在她的高效統籌下,濟陽光伏電站在全市率先并網,建設數量名列前茅,陽光開始真正“變現”。
史惠告訴記者,三年間,她已成功為全區156個貧困村向市發改委申報168座總裝機規模8285千瓦的扶貧電站建設指標。項目以實現3189戶貧困戶脫貧致富為目標,可連續20年產生穩定的收益,每個項目村總收益可達到120萬元以上,助力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實現“三贏”。
在電站的建設、運行過程中,史惠總會及時深入現場,苦口婆心地開展各項協調工作,為貧困村守護這來之不易的“陽光存折”。2017年初,一個電站三塊嶄新光伏板被盜,剛剛并網尚無收益的村委無力承擔損失,保險條款也對此類偷盜愛莫能助。史惠多方奔走協調,最終以真誠和韌勁說服項目單位向公司總部申請免費為電站更換了光伏板。這次波折敲響了警鐘,史惠立即推動制定《光伏扶貧電站管理細則》,明確村委管護責任,為電站的長效運行筑牢制度堤壩。
史惠的光熱不僅灑在光伏扶貧項目上,各種公益活動也常能見到她的身影。她走訪孤困兒童、為鄉村捐贈圖書、宣傳防范非法集資、參與公益募捐。對她而言,無論是鋪設一塊光伏板,還是為孤困兒童送去一本書,都是在為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增添自己那份不可或缺的光和熱。
記者:喬娜
美編:高陽
編輯:郭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