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2025年7月5日18:15,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原院長、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歲。(耆:讀音為qí)
王祖耆先生是第二任院長,網上有關他的資料并不多,時任院辦主任的孫巨人曾總結他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杭電退休教師郝麗萍評價他:真正的高風亮節,廉政親民。
他帶頭起草致美國總統公開信
與錢學森同船歸國一路保護
橙柿互動記者聯系了杭電退休教師郝麗萍,她曾在王院長生前對他有過一次簡短的采訪。郝麗萍說,當時老院長提起的第一個話題,就是當年與錢學森同船回國的故事。
上世紀50年代,中國留美學者的“歸國潮”有兩次。第一次從1949年8月新中國即將成立開始,到1951年10月9日美國司法部發布明確禁止學習理、工、醫、農的中國留學生離境的法令。第二次從1954年7月美國逐漸放松和撤銷對中國留學生的禁歸令開始到1957年,約有200人回國。
這期間,中國留學生給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寫了兩封公開信,要求美國撤銷限制中國留學生離境的命令。第一封公開信是梁曉天執筆,而第二封公開信由王祖耆帶頭起草,9名美國中西部中國留學生參與簽名。
1954年秋天,美國政府終于允許一部分中國留美學者回國,為了抓住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王祖耆主動中斷了攻讀博士學位的學業,攜剛結婚不久的妻子,毅然踏上了回國的船。
據王德祿《杜開昔采訪許國志》(2012)記載:1955年9月15日,從舊金山起航的“克利夫蘭總統號”是第二波回國潮中留學生人數最多的。乘坐這條船回國的有錢學森(蔣英)夫婦、李正武(孫湘)夫婦、許國志(蔣麗金)夫婦、王祖耆(沈學均)夫婦等24人及6個子女共計30個中國人。因為錢學森在這條船上,很多記者紛紛想采訪錢學森,所以這條船成為當時新聞界關注的焦點。
在洛杉磯起錨后,為了便于聯系,王祖耆編輯了一張30人的“克利夫蘭輪第六十次航行歸國同學錄”名單,并動手刻板和油印了幾十份,分發給大家。
郝麗萍告訴記者,王院長在美時期應該就與錢學森認識,他曾說,當時在船上與另一名同學一同守在錢學森旁邊,保護他的安全。
1955年10月,“克利夫蘭總統號”經香港到達深圳,一船愛國游子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10月10日,錢學森、王祖耆一行30人到達廣州,同學們向媒體提交了“廣州公開信”,題目叫《向祖國致敬》。
這封公開信發表在當時廣州地方報紙上,全文400余字。 “在那最艱苦的解放初期,我們身在海外,無法來盡我們應盡的責任。今天卻回來分享這做一個新中國人民的光榮,實在非常慚愧.......我們要全心全力在英明的政府的領導下,來參加建國工作,向社會主義的光明前途邁進!”
抗戰勝利前先后逗留過12個城市
出國留學是他報效祖國的開始
王祖耆出生于1927年12月,江蘇無錫人。童年在顛沛流離中度過,不到十歲就開始逃難,逗留過12個城市,轉了三次小學四次中學,1945年抗戰勝利后考上上海交通大學。
1947年,王祖耆參加了學生愛國運動,次年6月5日,上海爆發反對美帝的大游行,因國民黨特務搗亂,許多大學生被擋在校內。
郝麗萍說,當時王祖耆參與校報編輯工作,趁特務不注意,趕到外灘游行集結地了解情況,進行采訪。外灘的斗爭十分激烈,特務沖散學生隊伍并抓住了他,用手槍柄狠打他的頭部,他的眼鏡被打掉了,鮮血直涌。特務以為他活不成了,把他撂在了外白渡橋,幸好被附近醫院的醫生救起,保住了一條性命。后來國民黨特務開始四處抓捕進步學生,警察局聞訊后追查,在社會進步人士接應下,他才得以轉移。
交大回不去了,書也讀不成了,怎么辦呢?郝麗萍說,當時正好有親戚關照他去美國,于是他毅然決定出國學習。
“可以說,出國是無奈,但也是他報效祖國的開始?!?/strong>
1952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電機系碩士學位 圖源: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老同事:
他很儒雅,平易近人
又是個很“小氣”的人
回國后,王祖耆服從國家分配,在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今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工作。1980年,他作為7名骨干之一被派遣到杭州,援建杭州電子工業學院(今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先后擔任教授、黨委委員、副院長、院長、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黨委副書記等職。
王祖耆教授(右三);籌建成電時,王祖耆第一批來到成都,這張照片就誕生于這段時期 圖源: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郝麗萍1977年進入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授政治,后從事學生工作。在她記憶中,王院長是個很“小氣”的人。
“當時和領導接觸少,只聽說他行事低調,從不占用學校資源。據當時的車隊隊長余志成回憶,好幾次他的夫人沈老師要去上海辦事,都是自己購買車票,有時候因為趕時間,需要車隊派車接送,王院長第二天就到車隊結賬,一定自費解決。
“第一次見到他,我只覺得他很有氣勢,戴副眼鏡,又很儒雅,見到大家會一一打招呼,有一次他還問我的工作情況,我很詫異領導竟然知道我的名字,他很平易近人。”郝麗萍說。
王祖耆工作照(攝于1979年) 圖源: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據時任院辦主任孫巨人的回憶:王祖耆教授在任院長期間,狠抓基礎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在他的領導下,學校各項事業向前邁出了可喜的一大步。我校的國際學術交流和教師出國進修和訪問工作,起步早,活動多,在浙江省名列前茅,不少外事活動要得到王祖耆夫人沈學均副教授(在原杭州大學旅游系任教)的幫助和參與,沈學均副教授是“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外孫女,對這一社會關系,王祖耆從不提及。
1954年秋在美國西北大學任教 圖源: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孫巨人介紹,王祖耆院長還曾任浙江省政協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政協常委,他積極參政議政,1988年4月院長任期屆滿后,擔任第四屆浙江省僑聯主席、黨組書記,主持省僑聯工作,為浙江省和全國僑務工作付出了努力。
“1993年至2003年整整10年間,王祖耆院長受聘為中國電子學會資深會員工作委員會顧問,資深委的工作會議和學術研討會,他總是積極參加,為調動、發揮資深專家的作用獻計獻策??梢哉f,王祖耆院長是資深委顧問中參加活動最多、顧問時間最長的三人之一。” 孫巨人說,他還是中國電子學會會士,曾任中國電子學會《微波學報》雜志主編,微波學會委員、電子教育學會委員,為我國電子科技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我親眼目睹國家的磨難
事實證明我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
王祖耆院長曾在采訪中這樣回憶自己的一生:
我一生經歷中,早期是顛沛流離,出生在無錫,不到十歲日本鬼子打來了就開始逃難,無錫老家的宅子在戰火中毀于一旦??箲饎倮拔叶毫暨^12個城市,轉了三次小學、四次中學,抗戰勝利后考上上海交大才算穩定下來。我親眼目睹國家的磨難,深知沒有國家的獨立哪有自己的小家?抗日戰爭勝利后,我在交大就參加了進步學生的社團“創社”。那個時候我就把個人的命運與國家命運聯系在一起,立志要為國家的獨立自由而學習,所以出國留學是我報效祖國的開始?;貒笠步洑v了很多,看到最后黨的力量越來越強大,糾正了左的錯誤路線,國家實力迅速壯大。
事實證明我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我這一生從來沒有想過個人要獲得什么利益啊,頭銜啊,但是黨和國家還是給與我很多,我能安度晚年,心里十分感激。回顧一生,可以說一生無悔!
1984年主持學院科研成果鑒定會 圖源: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郝麗萍告訴記者,在得知王院長逝世的消息后,她就知道一定不會舉辦追悼會,“這符合他的行事風格,低調沉穩,我們在心里默默懷念,是對他最大的尊重與敬意?!?/strong>
王祖耆的兒子也因父親生前行事低調,婉拒了記者的采訪。他說,父親的離去令全家陷入巨大的悲痛和無盡的哀思。他的一生,是追求光明、矢志報國的一生,是獻身教育、鞠躬盡瘁的一生,是品德高尚、風范長存的一生。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邱嬋姝
編 輯 成嘉怡
審核 毛迪 王晨郁
BREAK AWA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