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南農業大學
編輯整理:雙一流高教
近日 , 華中農業大學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動物醫學院(下稱“ 動科動醫學院”) 召開 新一屆行政領導班子任命 。 會上, 華中農業大學 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向東宣布了干部任免文件。趙書紅任動科動醫學院院長,彭貴青任動科動醫學院執行院長,任竹青、申邦、苗義良、趙凌、常帥任動科動醫學院副院長;申邦、常帥任動科動醫學院黨委委員。李家奎、胡麗華不再擔任動科動醫學院副院長和黨委委員。
趙書紅,女,漢族,1967年11月生,河北南皮人,中共黨員,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博士,華中農業大學二級崗教授,博士生導師, 澳大利亞默多克大學客座教授 ,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八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畜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科學部第八屆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生豬體系全基因組選擇崗位科學家,美國康乃爾大學唐氏基金學者。現任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醫學院院長,兼任國家家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農業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農業部種豬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常務副主任。擔任國際動植物基因組大會組委會聯席主席(co-chair,2009-2011)、亞洲動植物基因組大會組委、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遺傳育種學分會常務理事和副理事長、國際動物遺傳學會豬基因組委員會常務委員等。主要研究方向為豬基因組學與育種,針對我國生豬基礎研究和產業重大需求,解析了豬重要經濟性狀調控機制,研發了系列組學方法和工具,創建了豬整合組學基因挖掘技術體系,開發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的分子育種標記, 構建了豬基因組育種技術體系, 選育和創制了多個瘦肉豬新品系、優質黑豬和基因編輯育種新材料,在豬組學技術與種質創新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先后承擔“863”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大國際合作項目、“973”項目等20余項,在《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雜志發表論文200余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0多件,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湖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等多項科技獎勵。先后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中國青年科技獎、全國“三八”紅旗手、湖北省師德先進個人、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和稱號。帶領團隊入選豬基因組與種質創新領域教育部創新團隊、農業部農業科研杰出人才、科技部領軍人才創新團隊等,為全國高校、研究所和農牧龍頭企業培養和輸送了一大批技術骨干和高級管理人才。先后任中國科學-生命科學、《FASE》、《PLOS ONE》、《Frontiers in Genetics》、《中國農業科學》等10余雜志編委。
彭貴青,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動科動醫學院執行院長,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固定人員。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青”獲得者(2017)。長期專注于冠狀病毒研究,圍繞該病毒入侵、復制的分子機制,取得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先后解析冠狀病毒(MHV、BcoV)刺突蛋白結構、病毒受體(CEACAM1b、PAPN)的結構,以及刺突蛋白與受體復合物(MHV刺突蛋白與受體CEACAM復合物、SARS-CoV刺突蛋白與受體ACE2復合物)的結構;首次發現冠狀病毒刺突蛋白具有凝集素樣結構,闡明了冠狀病毒識別糖受體的分子機理;并且揭示了冠狀病毒與受體共進化的機制。首次解析了動脈炎病毒科PRRSV核酸內切酶NSP11的結構,發現了與冠狀病毒核酸內切酶完全不同的聚合方式,闡明了核酸內切酶參與病毒復制的新機制。承擔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組部拔尖人才基金、973子課題等科研項目。曾獲第十三屆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第七屆國際病毒學會Christophe Meriux 獎。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PNAS、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Journal of Virology、Scientific Report等雜志發表系列研究論文。現為湖北省晶體學會理事,Journal of Virology、Virology、JGV等雜志審稿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