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的十大元帥之中,政工元帥羅榮桓尤為低調,同樣在57位開國上將之中,也有一位非常低調的政工上將,他就是傅鐘上將,論名氣傅鐘可能不如許多開國少將,但他的資歷和貢獻非常高。
傅鐘上將是四川敘永縣人,1900年,他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求學期間深受進步思想影響。傅鐘戴著眼鏡,給人一種文質彬彬的感覺,實際上他很有膽量,做事也果決。
1920年11月,20歲的傅鐘踏上了赴法勤工儉學之路,在巴黎他認識了許多留學生,其中就有鄧小平,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1921年冬,21歲的傅鐘入黨了,入黨時間比朱老總還早一年。
在法國期間,傅鐘一邊在工廠做工一邊學習,他深入學習研究了馬列著作。1926年初,傅鐘被派往蘇聯留學,擔任學生總支部局的副書記,后來還進入了蘇聯的軍校學習軍事知識,傅鐘練就了一身能文能武的本事。
1930年春,傅鐘回到了國內,起初是在上海從事情報工作和兵運工作,第二年夏天他被派去了鄂豫皖蘇區,擔任四方面軍的政治部秘書長,后來還擔任過紅12師的政委,傅鐘的起點是比較高的。
傅鐘參與了川陜蘇區的創建工作,還擔任了四方面軍政治部副主任等職,當時傅鐘主要負責宣傳工作和部隊的思想工作,為擴大和發展紅軍做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他起草制定的一些規章制度,為提高紅軍素質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正是由于傅鐘的工作不在前線,他的名字長期鮮為人知,不過在軍中他的地位是很高的,尤其是在長征路上,傅鐘發揮了很大的正面作用。 1935年,一方面軍和四方面軍會師在懋功,當時四方面軍有人野心膨脹。
在當時的情況下,為北上和南下起了爭執,傅鐘堅定地支持中央紅軍的決策,北上抗日。為了表示對一方面軍的支持,傅鐘把籌集糧食和馬匹送到了一方面軍的后勤部,這批物資簡直就是雪中送炭。
傅鐘見到了老戰友鄧小平,得知鄧小平當時的處境不好,他就把自己的3件東西送給了鄧小平,分別是一匹馬、一件皮衣和一包牛肉干。鄧小平晚年提起此事感慨不已,說這些東西在過雪山時幫了大忙。
長征抵達陜北之后,傅鐘被任命為紅軍大學政治部主任,改名為抗大后傅鐘仍擔任政治部主任。在日寇全面侵華之后,傅鐘參加了著名的洛川會議,被任命為八路軍政治部民運部部長、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
從抗戰到全國解放,傅鐘長期從事政工工作,不過也長期擔任副職,就連偉人也和傅鐘開玩笑說:“你姓傅,看來只能當‘副主任’了。”在新中國建立之后,傅鐘當了總政的副主任,給羅榮桓元帥當副手。
在此后長達30余年的工作中,傅鐘長期擔任副職。1977年,在鄧小平恢復工作之后,傅鐘仍被委以重任,1982年,傅鐘當選中顧委的常委,繼續發光發熱。1989年7月28日,傅鐘將軍在北京病逝,享年89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