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說到革命時期的模范夫妻榜上有名的一定有陳毅和張茜夫婦,他們二人在革命烽火中相戀,一起走過崢嶸歲月,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不僅如此,他們兩人都在外交工作中有著非常出色的表現,為了能夠支持國家的外交工作,和丈夫陳毅并肩同行,張茜也是放棄了自己原本的工作從而轉為外交。
從那之后她的優異表現也被其他國家的領導者贊賞,張茜也成為了我國備受尊敬的“第一外交夫人”,對于張茜你了解多少呢?
在張茜的眾多留影資料中大多都是中年時期的照片,那時的她已經是享有盛譽的“外交夫人”,有多少人見過張茜年輕時期的模樣呢?
這張照片拍攝時張茜才18歲,青澀的目光、稚嫩的臉龐,盡管身上穿著的只是粗布軍裝,但容貌俏麗也讓人難以忘卻。
此時的她剛剛和陳毅在茅山根據地結為夫妻,雖說此時陳毅在軍中的地位比較高,但是兩人的婚禮卻并沒有大操大辦,反而十分樸素。
結婚照片也只是找了一處山坡站在樹前進行了簡單的留影,從那之后兩人就攜手相伴,32年的光陰也給兩人的愛情譜寫出了絕美、浪漫的篇章。
張茜在革命生涯中一直都保持著自我價值的體現,她的學識也比較高,曾就讀于湖北省女子師范學校,在1938年加入新四軍,從那之后就一直奔赴在革命的征途中。
和陳毅在一起后,張茜也放棄了許多,尤其是自己的工作,為了能夠照顧到陳毅的工作,支持祖國的外交事業,張茜最后也決定一直從事于外交工作。
在1958年2月陳毅就出任了外交部部長一職,張茜此時也選擇學習多國語言,在接待外賓時展現出個人的實力與魅力。
因此張茜也憑借自身的努力榮獲了“中國第一外交夫人”的稱號,給不少外賓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這張照片不僅體現了張茜的外交實力也展現了中國女性的端莊與魅力,這張照片中的人物你都認識哪些呢?
照片最左邊就是張茜,然后依次是王光美、莫尼克公主和鄧穎超,她們四人在一起合影的照片也是十分難得一見。
這張照片也展現出了幾人的大氣與優雅,哪怕沒有濃妝艷抹也能抓人眼球,對于她們來說,中國的發展重于一切。
張茜在外交上成績斐然,王光美也是從物理才女轉而投身于社會公益中,鄧穎超則是中國婦女運動的開拓者,她們都是用自身的經歷去書寫女性傳奇,去詮釋女性也能有家國擔當。
這張照片拍攝于1959年,此時陳毅和張茜回到了故鄉四川樂至縣,為了感受民生,陳毅堅持徒步行走在鄉鎮的田野道路中。
由于剛剛下過雨路面十分濕滑,張茜也一直擔心著陳毅的狀態,目光時刻望向著陳毅,陳毅盡管此時需要拄拐才能行走,但卻依舊選擇徒步,不愿給百姓添麻煩。
照片中張茜和陳毅的打扮都十分樸素,張茜的腳底已經布滿了濕泥可她卻并不在意,這也體現了兩人的平和與樸素。
陳毅在加入外交工作以后能夠回到故鄉的時間非常少,因此這次出行他也非常珍惜,帶著夫人一起歸鄉,沿路還會給她介紹周邊的發展和過去的風貌,夫妻二人的感情非常甜蜜。
這張照片拍攝于1963年,此時陳毅夫婦與劉少奇夫婦共同出國訪問,劉少奇穿著中山裝,陳毅則是穿著西裝打著領帶還帶了一個黑色的墨鏡。
在國家領導者中陳毅當屬是最愛穿西裝的人,不過這也是因為他主要從事外交工作,外國人就喜歡穿西裝打領帶,看上去更加正式。
王光美和張茜分別站在鏡頭的兩端,兩人都穿著傳統的服飾,王光美一席白色旗袍看上去知性溫婉,張茜則是中式上衣搭配黑色中長裙,斜挎著一個小包,看上去非常時尚卻又不失優雅。
王光美每一次和陳毅一同出席外交場合打扮得都非常樸素,因為對她來說自己能夠獲得尊重從不是因為身份或裝扮,而是源于自身的能力與魅力。
拍攝這張照片時陳毅的身體抱恙,因此陪同張茜一同出訪他國的就是周總理,張茜此時打扮得非常時髦,包臀旗袍搭配白色西裝外套。
手上拎著的小挎包也十分精致,張茜每次參與外交活動給人的感覺都十分自信,這也是因為她的學識非常淵博。
她不僅會英語,曾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翻譯工作還自學了俄語,因此在她身上總能感受到一位知性女人的魅力。
周總理對張茜也非常欣賞,因此在最初張茜猶豫是否加入外交工作時,周總理還動員鄧穎超讓她去說服張茜,這才讓中國有了“第一外交夫人”。
如果說張茜在外交工作中是優雅端莊的,那么在家庭生活中的張茜則是溫柔內斂的,此時的她和陳毅、孩子們坐在一起合影,雙眸中盡顯慈母的溫柔。
張茜不僅是陳毅最堅強的后盾,更是孩子們的依靠,在她心中從沒有重男輕女的想法,反而對女兒更加照顧和珍惜。
因為張茜深知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女孩總是缺乏對自我的保護力,而家中的哥哥們就是女兒最后的依靠與支撐。
所以在張茜因病即將離世時她才將孩子們召集在一起,并且對于兒子們再三叮囑,只要妹妹沒有出嫁,那么他們就一天都別想分家。
這不僅是母親對家庭完整的渴望,更是她對女兒未來的關照與愛護,她對孩子們的愛從不遺余力,用愛和智慧去教他們成長,讓他們明白何為家庭的守護。
這張照片拍攝于1964年2月,陳毅帶著家人回到了成都過春節,家人們難得齊聚一堂借此機會也拍下了這張珍貴的全家福。
陳毅和張茜一共有四個子女,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拍攝這張照片時她已經不再年輕,不過從照片中看她的狀態卻非常不錯。
穿著軍大衣帶著帽子,看上去也十分可愛,面容也還保持著嬌俏美麗的模樣,在張茜的臉上我們切實的看到了何為“愛人如養花”的真正含義。
正因她與陳毅的婚姻美滿幸福,才讓她在生育四個子女,經歷他們的成長以后依舊能夠保持“小姑娘”一般的樂觀與開朗,哪怕是穿著普通的服飾也難掩她的從容與優雅。
這張照片拍攝于1956年,此時張茜正在樹林小道中休息,一把藤椅上面搭著一層簡單的布匹,側躺在上面輕晃著扇子,整個畫面都給人一種嫻靜、安逸的感覺。
張茜在這張照片中的樣貌也十分清秀,沒有過多的裝飾,簡單的風格反而更加能夠映襯她的非凡氣質。
雖說是黑白照片,但是從地上不同的光影也能看出,那時正值太陽天,樹蔭遮擋了部分的陽光,只有微微的光影透過搖曳的樹葉灑在地面上。
這樣的環境加上嫻靜的生活也令人十分向往,在張茜的周圍散落著許多樹葉,她并沒有進行過多的清掃,就選擇就地休息,這也讓人感受到了她的隨和。
在1954年陳毅和張茜前往青島游玩,這也是兩人在忙碌的工作中難能可貴的悠閑時光,在一望無際的大海邊拍攝了這張珍貴的照片。
此時陳毅的打扮和以往嚴肅正式有所不同,白色襯衫搭配著短褲,張茜則是白色襯衣搭配著黑色長裙,帶著太陽帽兩人就好似尋常夫妻那般享受著甜蜜、幸福的時光。
兩人的婚姻也非常有意思,起初張茜并沒有看上陳毅,覺得兩人并不是非常合適,然而在與陳毅的長期相處中,她也感受到了陳毅的個人魅力。
陳毅非常喜歡寫詩,這與他本人給人的第一印象有著鮮明的反差,也正因如此張茜才慢慢對他敞開心扉,感受著他的光明磊落與真摯情感,最終決定和他結為革命夫妻。
這張照片是陳毅夫婦在1955年夏天于北京香山拍攝的,此時兩人正一同出游,在休息時隨行人員拍攝了這張照片。
此時兩人都非常放松,陳毅翹起了腿展現出了“霸氣”的姿態,張茜則是非常優雅的坐在一旁,望向鏡頭的她給人一種古典美人的優雅神韻。
張茜的容貌雖說并不是十分驚艷的類型,但是卻屬于耐看型,加上她的性格十分隨和,溫婉中卻透著剛毅,這樣的氣質也深深吸引了陳毅。
在兩人交往時,陳毅就曾為她寫下一首“表白詩”,其中有兩句便是“豪情廿載今何在,輸與紅芳不自知”,這也是陳毅那內斂卻洶涌愛意的最好體現。
拍攝這張照片時陳毅的身體已經非常糟糕了,這也是他生前與家人拍攝的最后一張合影,此時他因為腹痛住進了301醫院,家人得知病情加重后都紛紛陪伴在她的身邊。
雖說是留影但他們望向鏡頭的神情都非常疲憊與嚴肅,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深知這是與父親最后的時光,對于陳毅夫婦來說,這也是二人夫妻相守的最后時刻。
張茜在照顧陳毅的過程中非常辛苦,一邊要開導孩子,一邊還要積極的勸說陳毅接受治療,因此在照片中張茜的神情總透著一份疲憊與不安。
陳毅雖說經歷了病痛的折磨,但他卻十分剛毅從不喊痛,作為父親他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依舊在教導孩子們要堅強,勇敢面對未來的生活。
十多天后陳毅就離開了人世,張茜也失去了此生的摯愛,從那之后她的身體健康也急速下滑,在陳毅離世的三年后她也因肺癌離世,但她的故事和感情卻永遠停留在世間,被世人銘記與瞻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