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要收回自己的地盤,卻遭遇其他國家聯合抗議,面對如此無恥的行為,毛主席給予強勢回應。
收地勢在必行
1950年1月中旬,正在蘇聯訪問的毛主席,接到來自副主席劉少奇的一封電報。
電報中寫道,美國總領事托人送來一封充滿威脅詞匯的信件,以此來反抗新中國收回東交民巷兵營的決定,接下來該怎么做。
毛主席很快就做出回復:采用強制措施征用外國兵營,同時讓各部門做好準備,把美國所有在華的舊領事館全部撤走。
得到主席指令以后,國內立刻就展開了一番大動作。
第二天上午,參與收回兵營工作的代表趕到各國領事館,再次說明中國的態度:若是禮貌不管用,那就要用強硬的辦法來解決了。
至此,雖然經歷了不少風波,但幾個國家終于松口表示,將會遵照我國的規定,把在我國東交民巷所建立的兵營進行撤離。
那么,這場收地的行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要從新中國成立的前夕說起。
1949年1月底,蘇聯副主席秘密訪問我國,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
在這場會面中,毛主席宣布了我國新的外交策略,那就是要將國家從里到外的打掃干凈,把臟東西統統清除,讓中國從里到外煥然一新。
很快,毛主席的這番話就被列入我國的總綱領之中,而毛主席要表達的意思也非常明確:要將帝國主義留下的痕跡進行消除。
于是,收回東交民巷中剩余國家的駐兵權,就成為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情。
1950年1月初,首都的有關部門展開行動,將有關收回東交民巷的通告,挨個貼在各國領事館的門口。
我國這樣做的本意,是想用溫和的方式解決舊患,但那些駐兵在此的外國兵營卻并不愿意。
聯合抗議無用
強行霸占中國領土,又在我國地盤上建立兵營、驅趕百姓,戰敗后依然不愿意撤出中國,甚至耍起了無賴。
對于新中國張貼的布告,駐扎在東交民巷的幾個國家的態度高度一致:不同意。
法國方面表示收回兵營是國家大事,地方部門沒資格來管,荷蘭方面則是表示自己沒接到通知,所以拒不交還。
而美國方面就更加強硬了,由總領事柯樂布帶頭,立刻召集各國總領事開了個小會。
各國總領事匯聚一堂,在商議過后達成一致意見,那就是一起拒絕交還兵營。
然而,美、法、荷蘭是聯合在一起了,但英國的態度卻十分有趣,英國總領事在會上只說自己沒接到通知,接著就匆匆離開了。
難道英國是要乖乖交出兵營,不與其他國家為伍?他們的想法當然沒這么簡單。
就在我國發出布告的當天,英國總領事就跟我國進行交涉,表示英國承認新中國政府,還愿意與我國建交。
因此,我國當時暫緩對英國兵營的征收。但英國的這一做法,顯然就是為了拖延時間,希望以此來保住自己在東交民巷的軍營。
可我國絕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三個月后,英國還是老老實實地交回兵營。
雖然英國最初目的不純,但收回他們的兵營還算是順利,可其他幾個國家就沒這么簡單了,尤其是美國。
美國總領事柯樂布將我國的布告翻譯成英文,迅速將內容報告給美國政府,雙方商定以后,柯樂布就給我國外事處發去一封信函。
內容是以我國曾經簽訂的幾則協議作為依據,表示自己絕不會交出兵權的態度。
我國很快就做出反應,將這封信退回給他,并另附一封信件。
內容寫明按照新中國的政策,這些外國總領事只能算外僑,不能代表他背后的國家。
按照美國政府的指示,柯樂布又寫了一封態度更加強硬的信,里面都是一些威脅、恐嚇的語言,他還找到英國總領事幫忙遞交。
由于里邊的內容實在過分,這件事又非比尋常,因此中央收到信件后立刻報告給毛主席。
而毛主席對此也絲毫不懼,即使當時的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舉足若輕,但為了我國的主權,主席還是采取強勢的態度予以反擊。
東交民巷的收回對中國來說意義重大,毛主席曾經說過,這個地方是長在我國臉上的一個瘡。
毛主席為何會這么說呢?
曾經的屈辱
東交民巷是北京城里最長的胡同,從明代開始就是繁華的所在。
可它為何會變成中國近代史上的恥辱呢?
明朝時期,東交民巷常被稱作米巷,因為這里經常售賣江南的糯米,而且還有很多國家機構在這里辦公。
到了清朝更是有王公貴族的府邸在此,甚至還建立過賓館,用來安置外賓。
就是這樣一個集生意熱鬧、貴族青睞的地方,卻在清朝后期開始沒落。
1886年開始,美、法、英、日等多個國家在東交民巷建立使館,四年后八國聯軍入京,更是強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
這一條約被認為是我國近代史上最屈辱的協議,帝國主義由此開啟對我國的全面控制。
而東交民巷也因此被劃為外國管轄的地方,中國沒有絲毫過問的權利。
更過分的是,這些國家在東交民巷建立兵營,把原本在這里居住的中國人全部趕出去,讓這里徹底淪為外國人的地盤。
各國還在東交民巷周圍設立重重機關,什么碉堡、鐵門、巡邏兵,不允許任何中國人進入,甚至宣稱“違者立刻執行”。
如此蠻橫又無理的行徑,讓東交民巷成為中國人心頭一道揮之不去的陰影,是我國近代史上的一大恥辱。
因此,在北平解放后的入城儀式上,毛主席特意要求解放軍必須要走東交民巷這條路。
這是時隔半個多世紀后,中國軍隊才又一次踏上東交民巷這條路,以此來宣告新中國建立了新政權,必會把屬于自己的地方拿回來。
如今的東交民巷已經被劃為歷史文化保護區,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熱血,激勵著國人不斷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