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架無人機,6枚高超彈:特朗普威脅炸莫斯科后,俄軍打出大轟炸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無人機和導彈轟炸。
2025年7月9日凌晨,728架自殺式無人機和13枚高超音速導彈同時砸向烏克蘭全境,基輔、利沃夫等十余個地區的機場、軍工廠瞬間被火海吞沒。
烏軍第一時間宣布擊落718個目標,號稱攔截成功率突破90%,可美國衛星監控系統拍下的畫面卻打臉——日托米爾州機場的軍火庫直接被炸成廢墟,戰斗機停機坪的濃煙竄上幾十米高空。
澤連斯基一邊強調“俄軍突襲正值國際社會推動停火”,一邊要求西方加大對俄石油制裁。
耐人尋味的是,美國在同一天突然解凍對烏軍援,白宮官網赫然掛著“全力支持烏克蘭”的聲明,而特朗普被曝光的錄音顯示,這位前總統曾威脅普京要“炸平莫斯科”。
當烏軍把“擊落718個目標”的戰報拍在桌上時,日托米爾州燒了整夜的熊熊大火卻戳破了這場信息戰的遮羞布。
攔截率超90%?那為什么盧茨克汽車廠的車間被掀了頂棚?為什么存放北約精確制導炸彈的導彈師基地成了焦土?烏克蘭有本事一夜打掉七百多架無人機,為何還要哭著向美國討要愛國者防空系統?這些數字游戲哄得了外媒頭條,騙不了頭頂呼嘯的導彈。
普京用日產千架無人機的生產線給出了最硬核的回應:戰場上拿不到的,談判桌上更別想討便宜。
西方世界的雙標操作簡直比轟炸更魔幻。
拜登政府剛恢復軍援就高喊“要和平”,特朗普放狠話要炸莫斯科卻標榜“遏制戰爭”,合著烏克蘭的土地就該當火藥桶,俄羅斯的國境線就活該被威脅?更荒唐的是,某些政客真當民眾分不清“聲援”和“拱火”的區別——軍工廠機器每多轉一天,前線士兵就少活一天;多拖一刻談判,就多炸碎一片家園。
真要止戰,何必源源不斷往火場里潑汽油?
看看邊境線上那些舉著蠟燭等丈夫回家的婦人,看看醫院里缺藥少糧的重傷員,政客們夸夸其談的制裁與軍援,在他們眼里不過是催命符。
俄烏沖突打到這個份上,早就不該比誰家無人機更多、哪國嘴炮更響。
這場戰爭教會世界最血淋淋的一課:當大國博弈的齒輪開始轉動,最先被碾碎的都是普通人的血肉之軀。
火光照亮的不該是下一波導彈的軌跡,而該是談判桌前的聚光燈。
俄軍轟炸機群在夜空劃出的紅線,終歸需要用外交官手里的鋼筆來化解。
那些還在盤算著發戰爭財、攢政治資本的人該清醒了——這場仗每多打一天,人類離文明就倒退一里。
和平不是靠攔截導彈就能贏來的,放下槍炮的手,才能接得住橄欖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