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本刊記者 常翔宇
編者按
5年來,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指引下,人民法院始終堅持狠抓法院隊伍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為此,本刊記者特邀4位全國人大代表,請他們從各自的視角暢談對人民法院隊伍建設的感受及建議。
一體融合推進隊伍政治素質、
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建設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世潔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危險品運輸車駕駛員 鞏學峰
習近平總書記用“十一個堅持”系統闡述了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和戰略部署,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隊伍建設是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2025年3月,我在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參加了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工作會議。通過這次會議,我了解到,內蒙古三級法院(以下簡稱“內蒙古法院”)充分吸納人大代表關于加強人民法院隊伍建設的意見建議,結合工作實際,出臺了一系列落實舉措,取得了顯著成效。
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承擔著明斷是非、定分止爭、懲惡揚善、維護正義的神圣職責。法院干警首先要具備優良的政治品德,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判斷正確方向,才能在關鍵時刻靠得住、信得過、頂得上。內蒙古法院全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深化理論武裝,依托機關黨校、內蒙古“云課堂”等開展政治輪訓,不斷提升干警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同時,面對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更高需求,內蒙古法院大力提高法院干警專業素養、專業水平和專業精神。依托“北疆天平之星”法官大講堂定期舉辦高質量論壇;開展“教育培訓輕騎兵”業務巡講,著力提升法院干警的能力素質;開展全業務類別和全員參與的崗位技能競賽,以全面檢閱促進整體提升;領導干部帶頭辦案、帶頭接訪,真正做到樹標桿、作表率。
人民法院必須始終堅持嚴字當頭,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來,內蒙古法院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院、從嚴管理,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反腐,堅持嚴厲懲治、規范權力、教育引導協同發力,一體做實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續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推進紀律教育常態化,教育引導廣大干警學紀、知紀、明紀、守紀,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審判隊伍。希望內蒙古法院一體融合推進隊伍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建設,以過硬素能為司法事業發展夯實基礎。
以法治之筆繪就綠色發展
新畫卷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
安吉縣余村黨支部書記 汪玉成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安吉縣余村黨支部書記,這些年,我親眼見證余村從“賣石頭”轉型為“賣風景”的“綠色蝶變”,深刻感受到法治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一直以來,浙江省湖州市兩級法院(以下簡稱“湖州法院”)緊緊圍繞德才兼備的要求,不斷提升自身隊伍素質,著力鍛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法院鐵軍。尤其是在余村的發展實踐中,法院隊伍建設與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下簡稱“兩山”)理念雙向賦能,相得益彰。
湖州法院以政治建設鑄魂,校準綠色司法方向。在余村,“‘兩山’共享法庭”的法官們把政治理論學習當作日常功課,開展“紅色研學”“思享會主題沙龍”等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將政治建設作為法院工作的“定盤星”。創設“森林法官”工作機制,180多名法官主動走進山林與茶園,為環境資源保護提供網格化司法服務,讓“兩山”理念落地生根。這種政治自覺與專業能力的深度融合,使法院隊伍成為守護綠色發展的“排頭兵”。
湖州法院深度挖掘“家本故里”地域文化中的司法精神基因,系統提煉出“公正勤廉、崇禮尚德、博學儒雅”的精神特質,凝聚起價值同頻、知行合一的強大合力。創建“法院之星”機制,分梯次全面挖掘培養先進典型,加強審判業務專家、審判實務專家、專家型法官和審判業務優秀人才培養,發揮導師“傳幫帶”作用,讓年輕干警在實踐中快速成長。弘揚廉潔文化,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涵養清正廉潔好作風,讓司法在陽光下運行。在余村,法官們主動公開聯系方式,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嚴管與厚愛的管理模式,讓法院隊伍始終保持蓬勃朝氣和浩然正氣。
站在新起點上,我滿懷期待,希望湖州法院繼續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在守護綠水青山、助力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做深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以法治之筆繪就出更加絢麗多彩的綠色發展新畫卷!
在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中
砥礪奮進、擔當作為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米脂縣高堿桂玲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姬桂玲
干事創業,關鍵在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法院隊伍。
陜西三級法院始終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綱”和“魂”,融入司法審判、隊伍建設全過程各方面,推進全員政治輪訓,更新理念,創新突破,以高標準、嚴要求一體化鍛造隊伍、全方位錘煉干部。
榆林兩級法院(以下簡稱“榆林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凝心鑄魂中固根本、踐初心,在實干篤行中強本領、顯擔當。在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的監督指導下,榆林法院充分利用榆林本土豐富的紅色資源,深入挖掘陜甘寧邊區人民司法優良傳統,聯合中國法律史學會等單位在榆林舉辦“紅色法律文化與新時代人民司法創新”論壇。堅持實戰實用實效導向,科學謀劃、創新開展“實戰大練兵”活動,邀請全國及陜西省知名學者、法官開展線上線下專題培訓,組織“優秀裁判文書”“優秀庭審”評選活動,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激發隊伍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聚焦加強法院文化建設,通過開展各類文體活動,激發隊伍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立足青年干警成長,積極開展“青年論壇”“十佳新青年”演說評選等活動,鼓勵青年干警登臺交流、展示風采,互教互學、切磋提高。
新征程上,希望人民法院持之以恒抓牢抓實隊伍建設,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在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砥礪奮進,進一步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改進司法作風、提高司法能力,以更多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和司法產品,做深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生動實踐。
守護“大美新疆”的司法力量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新疆分所所長 居來提·庫爾班
2025年是“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這一理念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導原則。
近年來,新疆三級法院(以下簡稱“新疆法院”)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使命擔當,努力建設一支秉持現代環境司法理念、既精通法律又熟悉環境資源專業知識的高素質法官隊伍,不斷推進環境資源審判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特約監督員,在履職期間,我多次旁聽案件庭審。每一次經歷都讓我對人民法院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其中,烏魯木齊環境資源法庭審理的一起環境資源刑事案件讓我印象尤為深刻。庭審中,法官展現出極高的專業素養。面對復雜的案件事實與激烈交鋒的控辯觀點,法官憑借扎實的法律功底與豐富的生態環境知識儲備,迅速厘清案件脈絡。整個庭審莊嚴肅穆、嚴謹規范,法律對生態破壞行為的有力震懾在此刻得到了具象化體現。
庭審之外,我也參加過“全國生態日”專題調研活動。在調研中,我了解到,新疆高院不斷健全環境資源審判體系。目前,新疆法院共有2個環境資源審判庭、1個環境資源法庭、56個環境資源審判專業合議庭(審判團隊),環境資源審判隊伍覆蓋率超過50%。同時,新疆高院注重審判隊伍專業化培養,聚焦環境資源審判前沿動態,持續開展各類專業培訓和學術研討活動,不斷拓寬審判隊伍知識體系構造,切實提升審判業務能力。
近年來,大量環境資源類案件得到公正高效的審理,有力打擊了各類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人民法院在環境資源審判工作中取得的豐碩成果,離不開專業過硬、敬業負責的審判隊伍。我希望,新疆法院持續加強環境資源審判隊伍的專業化建設,為守護新疆的綠水青山筑牢司法人才根基。
本期封面及目錄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中國審判》雜志2025年第12期
中國審判新聞半月刊·總第370期
編輯/孫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