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7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首場“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介紹了“十四五”期間,社會民生事業領域的相關成就。通過一批有力度、有溫度、可感可及的民生政策,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每年城鎮新增就業穩定在1200萬人以上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介紹,“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了7項民生指標,在20項主要指標中占比超過三分之一,是歷次五年規劃中最高的。“十四五”以來,每年城鎮新增就業穩定在1200萬人以上,為民生改善提供了基礎支撐。
周海兵表示,2024年,3次產業就業人員比重分別為22.2%、29%和48.8%,服務業吸納就業的作用顯著增強。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收入相對差距進一步縮小。
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在95%以上
2024年,我國各級教育普及程度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4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在95%以上。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或享受政府購買學位比例達到97%,比“十三五”末提高1.2個百分點。
醫保跨省結算更便捷 惠及超4億人次
醫療方面,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從無到有,惠及4億多人次。每千人口擁有的執業醫師數從2.9人增長到3.6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
周海兵表示,402種藥品新增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醫保跨省結算更加便捷。
高質量“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加快構建
高質量“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加快構建。全國護理型養老床位的占比提高到64.6%,長期護理保險參保人員超過1.8億。此外,我國還在300多個地級市和人口大縣建設了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努力讓更多老百姓“托得起”“放心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