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關注賈老板和他的FF汽車還是在一年以前,那會正值小米汽車的上市之際,造車僅三年的雷軍攜帶著首款汽車小米SU7一飛沖天,受到了市場空前的熱捧。
而遠在大洋彼岸的賈老板就有點門可羅雀了,造了10年車的他,終于迎來了第11輛汽車的交付——平均一年造1輛車,單車均價成本2億美元,關鍵是還被召回了9輛。
兩相對比,高下立判,不禁讓人唏噓。
隨后不久,賈老板便高調宣布啟動法拉第未來第二品牌FX的建設,社交平臺的口徑也換成了“中美汽車產業橋梁戰略”,說的都是些平頭老百姓聽不懂的之乎者也——比如中美雙基因、中美雙主場、全AI、塔尖、塔腰、塔基市場云云。
因為FF91的緣故,中國網友們都當一樂子紛紛調侃:賈老板畫的餅又大又圓,吃了真能撐死人。
但是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過了300多天后,還真讓賈老板搞出了點水花:FX訂單爆了,截至目前已收獲超3500臺訂單。
一、訂單出現曙光,是新起點還是海市蜃樓?
2025年5月,FX Super One突然迎來訂單潮:先是紐約車行JC Auto簽下1000臺,接著加州Skyhorse(出行服務商)追加300臺,5月底洛杉磯NewPBB Auto又帶來600臺訂單。
最牛的是這個南加州房產經紀公司 Pinnacle Real Estate:也是一口氣搞了1000臺,開創“車房同購”模式(買房子送車)。
加上4月份的部分銷量,累計收獲3500臺的訂單。不要小看“3500臺”聽起來很少,還不如比亞迪半天時間的銷量,但對于成立11年僅交付16輛車的FF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
細看這些訂單,幾乎清一色來自B端客戶,占比超過80%。租車公司、高端出行服務商成為主力軍,他們看重的便是這款車的市場定位。
作為FX的首款車型,FX Super One 定位 AI智能MPV,主打 2-5萬美元 價格區間(約人民幣14-35萬元),填補了美國中高端純電/增程MPV市場空白。
(不要問為什么不放實車圖,因為我搜遍全網都找不到一張露臉的)
你看,無論是在中美,只要賣得便宜,就會有市場,所以賈老板什么時候回國搞一輛?
二、量產仍然是難題
盡管訂單有了一定的增長,但FF汽車面臨的最大困境——量產問題,依然像一座大山橫亙在面前。訂單再多,如果無法按時交付,一切都只是紙上談兵。
賈老板曾多次承諾量產時間,但都未能如期實現,這使得消費者和投資者對FF的信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量產難題的根源是多方面的,資金短缺是首要問題。
汽車制造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產業,從研發、生產到供應鏈管理,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FF汽車在過去的發展中遭遇了資金鏈斷裂的危機,導致工廠建設進度緩慢,生產設備無法及時到位。
供應鏈管理也是一個挑戰。汽車生產需要眾多供應商的協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影響整個生產進度。FF汽車在供應鏈方面可能面臨著供應商信任度不足、零部件供應不穩定等問題。
那些說中國新能源車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你讓漂亮國造一個試試?信不信賈老板的FX Super One拿給比亞迪,紛紛鐘就給你造出來?
三、為夢想窒息的賈老板
拋開財務困境和個人品德不談,賈躍亭對汽車產品的理念確實有獨到之處,即使是最尖銳的批評者也不得不承認:10年前的FF91即便是放在今天,也依然不過時。
當初賈老板提出的造車理念(2014年提出“汽車四化”成行業共識,早于蔚來、理想、小鵬等新勢力)現在國內很多車企都還難以望其項背,網友評價其是“國產新能源教父”雖然有爭議,但是你不能完全否認。
比如他在去年點評小米SU7時就說道:“山寨文化、走捷徑模式和follower思維卻被很多人奉為圭臬,令人擔憂。價值觀決定了天花板,對標、抄襲和淺層次的創新無法帶來根本性的技術變革和基礎科技超越。”
從這里,足以看出賈老板對于造車的執著和獨到見解。
為夢想窒息的人,都挺了不起,值得尊重,期待賈老板回國造車(認真的)
來源:黑貓說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