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騎手、快遞小哥
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但“找樓難”“休息難”等問題
一直困擾著他們
在潁州區
一系列暖心舉措
正在悄然改變這一現狀
——清晰的樓棟指示牌、
“小蜜蜂”驛站等精準服務
讓這些“趕路人”
跑得更順暢,心里更溫暖
“有了指示牌,進小區就能一眼看到要送的樓棟在哪兒,方便多了!”網約配送員孫杰對潁州區萬霖社區的新變化贊不絕口。他負責的城南區域商住小區密集,過去不少小區樓號不清、標識缺失,送餐時經常繞彎路。
有一次下雨天,孫杰在小區里轉了近10分鐘才找到目標樓棟。“送晚了可能被投訴,我們比誰都著急。”他的困擾并非個例,潁州區各社區迅速行動,黨員干部聯合物業摸排問題,新增并優化了100多處路標和樓棟分布圖,精準破解“找樓難”。
萬霖社區黨支部委員倪勇介紹,社區不僅補充了損壞的平面圖,還優化了指示牌布局,同時提醒物業加強對外賣員行車安全的保障。“細節做好了,效率自然就上去了。”
除了“找樓難”
奔波在路上的騎手們
還面臨“休息難”的問題
如今
潁州區的商圈、社區周邊
一個個標識醒目的
“小蜜蜂”驛站
成了他們的“暖心港灣”
“夏天熱了能吹空調,累了能休息,驛站特別好找!”配送員王文杰說。潁州區整合黨群服務中心、商超等資源,打造了86個“小蜜蜂”驛站,并發布站點“紅色地圖”。這些驛站提供飲水、充電、應急藥品等服務,讓騎手們“渴了能喝水,熱了能納涼,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
潁州區的暖“新”服務不止于此。
該區還打造了“友好社區”“友好商圈”等6個特色服務場景,將服務拓展至子女托管、健康體檢、法律維權等更深層次。截至目前,已協調解決新就業群體入學、勞動糾紛等訴求1320條,化解工單1455件。
“社會對外賣小哥越來越關注,志愿者還會在路邊給我們送熱水。”騎手盧家豪感慨。孫杰也說:“現在送餐便利了,投訴少了,大家知道我們辛苦,心里特別暖。”
潁州區委社會工作部工作人員袁克表示,接下來將繼續聚焦新就業群體的需求:“小哥進小區還難不難?休息的地方好不好找?權益保障怎么樣?我們要提供更多可感可及的服務,讓每一位奮斗者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尊重與溫度。”
一座城市的溫度
往往體現在對普通勞動者的關懷上
潁州這些暖心舉措,網友紛紛點贊
“小舉措體現大溫暖,值得推廣!”
“城市治理就該這樣貼心,為潁州點贊!”
記 者 | 周佰欽 于思陽 實習生 吳雁
編 輯 | 王東強
審 核 | 張凱培 任秉文
來 源 | 阜陽新聞聯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