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美國記者斯諾患癌,尼克松拒絕接他回國,
毛主席卻說:來中國吧。
一個美國記者為何遭到尼克松驅逐?毛主席為何要伸出援手?
1936年那時候,外面的世界對中國還滿是誤解。國民黨到處散布謠言,好多人都以為延安是“土匪窩”。
可就在這時,有個叫斯諾的美國記者,從上海出發,一路歷經千難萬險,鐵了心要去陜北延安看看。
他就是想弄清楚,這里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地方,紅軍到底是些什么人。
一抵達延安,斯諾就驚訝地發現,這里的一切和國民黨宣傳的簡直是天壤之別。他看到的是一支紀律嚴明、真誠質樸的隊伍。
吃飯的時候,幾個人圍著一鍋粥,卻沒有絲毫爭搶。他向戰士們提問,總能得到坦誠的回答。
毛主席那句“你想問什么,就問,我都回答”,更是讓他印象深刻。
于是,斯諾就在延安待了四個月,終于知道了中國革命的真實情況。
斯諾回去之后,就把他在延安的所見所聞寫成了《紅星照耀中國》。
這書一出版,大家才知道,原來中國有這么一支為了民族解放,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正義之師。
可是,斯諾也因為寫了這本書,成了美國某些勢力的眼中釘。冷戰時期,他的名字被列進了“觀察名單”,生活處處受限,想出個國得先申請,想發表文章也難如登天。
但就算日子過得這么艱難,斯諾對中國的感情一點都沒變。
50年代,斯諾做夢都想回中國看看,可美國政府處處使絆子。他就像個倔強的孩子,繞路歐洲、亞洲,站在離中國最近的地方,望著東方發呆,嘴里喃喃自語:“什么時候才能再回去看看啊。”
直到1960年,在中國政府的熱情邀請下,他才終于踏上了這片他深愛的土地。從那以后,他又多次訪問了中國。
1970年,毛主席與斯諾交談時,表達了對尼克松政府的看法,斯諾巧妙地將這些信息傳遞了出去,為中美關系的緩和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可誰能想到,1971年底,斯諾在瑞士被查出得了胰腺癌。
家人想讓他回美國治病,可美國政府卻找各種理由不讓他回去。
沒辦法,家人只好把消息傳到了中國。毛主席知道后,馬上就說:“他要是愿意,來中國吧。”
可惜斯諾的病已經太重了,醫生說他受不了長途飛行。于是,中國醫療隊就直接去了瑞士,到他家里給他治病。
1972年2月15日,斯諾在瑞士日內瓦郊區埃辛斯村逝世,終年67歲。
他的家人按照他的遺愿,把他的一部分骨灰安葬在了北京大學未名湖畔。
斯諾作為一名記者,用自己的筆,在中美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梁。
他在病重時,美國拋棄了他,可中國卻向他伸出了援手。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溫暖,也讓我們明白,真正的友誼,不會被政治偏見所左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