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河南頻道
“有了‘智慧助手’,現在入戶走訪帶一部手機就全搞定了!”昨日,談及工作新變化,郭丹高興地說。
郭丹是西工區健康西路社區的一名網格員,入戶走訪是她的日常工作。以往入戶,她要帶上公文包、文件袋、紙、筆等,如今借助西工區開發的“智慧助手”,她的入戶走訪工作高效多了。
郭丹說的“智慧助手”,其實是“智慧西工”App。打開這款App,里面專門設置了網格管理相關欄目,包括網格內居民的詳細信息。“姓名、住所、年齡、職業、電話等信息一應俱全,可謂搭起‘一張網’,兜住‘千萬家’。”郭丹介紹,有了這些信息,網格員到居民家中服務更得心應手了。
“智慧西工”平臺的優勢,不僅體現在上門服務的便捷上,更在于可以高效處置事件,精準化解“急難愁盼”。
“在系統里寫明訴求,系統會自動將問題派發給相關責任單位,及時推進處理。”郭丹說,她有次遇到街邊亂停車,隨手拍照上傳至“智慧西工”平臺,半小時后就收到了相關單位的反饋:“車已挪走。”
高效便捷的背后,靠的是“智慧大腦”。在“智慧西工”指揮調度中心,一塊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智慧西工”平臺收集、處理相關信息的情況。“智慧西工”平臺整合了西工轄區內的人、房、企、事、物和黨組織等159類8900余萬條數據,將數據資源轉化為治理資源,推動網格管理提質增效。
自去年以來,西工區依托“智慧西工”平臺智慧化治理模式,持續優化網格設置、整合網格資源,推動治理力量和服務重心下沉網格,切實打通基層治理的“最后一米”。
根據職責分工分級,“智慧西工”賦予基層網格員不同的查詢使用權限,極大地節省了網格員的精力,讓他們有更多時間服務發展、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智慧西工”平臺自上線以來,為轄區網格員平均減輕工作負擔20%。
按照“一網統管”理念,西工區建設“智慧西工”基層治理場景,形成了“30分鐘響應—2小時到場—24小時反饋”的網格、社區、街道、區四級事件處置閉環,讓問題分層分級解決在基層,形成“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目前,“智慧西工”平臺已累計辦理各類事項14萬余件,辦結率達99.82%,2024年各類群眾訴求受理量較往年同期下降27%。
西工區還依托“智慧西工”平臺,以大數據手段對網格事件運行質量、事件類型等數據進行分析,綜合研判網格內的重點關注群體、群眾舉報多的企業、問題高發的場所等,推動基層治理工作更具科學性。
“智慧西工”平臺自上線以來,累計為街道、社區和網格員提供各類風險問題預警線索1200余條,為基層的安全穩定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撐,有效降低了各類風險問題的發生概率。
“大數據賦能讓網格治理更智能,也讓廣大網格員能騰出更多精力走到居民身邊服務。”西工區行政審批和政務信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激發系統數據要素潛能,以“小平臺”撬動“大治理”,用智能化系統再造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加快形成數字治理新格局,為轄區居民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來源:洛陽市西工區委宣傳部 作者孫小蕊 吳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