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咨詢“出海”的破局者與標準筑造者
在“一帶一路”倡議與RCEP深化合作的浪潮中,中國工程咨詢服務正從“跟跑者”向“規則共建者”跨越。而在這一進程中,廣州市建鋐建筑技術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鋐咨詢”)董事總經理陳澤宏,正以“技術派”企業家的敏銳與韌性,帶領團隊書寫著中國工程咨詢國際化的新范式——從華南區域服務商到亞太新能源標準制定的參與者,建鋐咨詢的每一步,都與陳澤宏的戰略眼光與執行魄力密不可分。
“黃金十年”后的覺醒:從“經驗依賴”到“技術驅動”的破局
2007年,陳澤宏初始創立建鋐咨詢時,恰逢房地產發展黃金十年,2010年廣州亞運會舉辦前期,重大基建利好,建鋐咨詢選擇深耕全過程工程造價咨詢,同時也是華南地區最早實施全過程造價咨詢服務的企業之一。“那時候,我們的核心優勢是10年時間深耕房地產百強企業,憑借數據優勢,助力房地產企業更好把控成本。”陳澤宏回憶,“2017年隨著華南地區土拍地貴、量小,華南地區競爭日益加大,我們發現:僅在華南發展,支撐不了公司的長遠發展,走出去才有更大的出路。”
這種危機感,促使陳澤宏推動建鋐咨詢啟動第一次戰略轉型——從“立足華南”向“全國邁進”。2017年,他果斷決策走向全國,先后成立了西北、華中、華東、東南、西南、東北六大區域公司,進一步擴大了與全國性客戶的合作,也盤活了公司人才體系。
同時,他主導組建技術攻堅團隊,加大力度投入資源開發“成本動態監控平臺”,加大標桿項目數據整理,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要求團隊“把每個項目的材料價格、人工單價、工期波動都變成可分析的數據”。
這一轉型在2020年得以驗證:當某客戶在華南建設超級總部時,建鋐咨詢
通過歷史數據模型以及項目經驗向客戶提出多項優化建議,最終為項目節省成本超1200萬元。“這不是‘運氣’,是我們積累了5年的數據庫在說話。”陳澤宏強調,“技術驅動不是口號,是用數據幫客戶規避風險、創造價值。”
混改與資本運作:用“現代企業治理”為全球化鋪路
2022年至2023年,建鋐咨詢完成民企與國企混改,陳澤宏敏銳意識到:“混改不是‘換股東’,是給企業裝一臺‘規范的發動機’。”作為建鋐咨詢的掌舵人,他主動推動三項關鍵改革:
一是治理結構升級,引入戰略投資者,建立“董事會定戰略、管理層抓執行、監事會控風險”的現代企業架構;2024年,更引入專業項目管理公司對績效考核、人才盤點體系重構,形成“戰略目標-過程管控-結果考核”的閉環管理。
二是人才激勵破局,延續2016年啟動的股權激勵計劃,將核心技術骨干(占比40%)、區域負責人(占比30%)納入激勵池。“工程咨詢的核心是‘人’,但‘留人’不能只靠情懷。”陳澤宏說,“通過綁定長期利益,我們確保了技術研發與市場需求同頻——現在團隊里,5人有MPM國際認證,15人有RICS認證,15%有海外項目經驗”。
三是合規體系筑基,為滿足上市規范,建鋐咨詢完成了ISO 9001(質量管理)、ISO 27001(信息安全)等9項認證,建立覆蓋項目全流程的文檔管理系統。“海外客戶最在意‘確定性’——他們需要知道,中國咨詢公司的服務是可預期、可追溯的。”
這些改革不僅讓建鋐咨詢的行業排名穩居廣東前5位,且全國行業排名從前100位躍升至全國前50位,更贏得股東對其“市場聲譽、開拓能力及規范治理”的高度認可,為上市埋下關鍵伏筆。“混改后,我們的客戶黏性從70%提升至85%,長期戰略合作比例提高,更重要的是,企業終于擺脫了‘草臺班子’的標簽,有了與國際巨頭同臺的底氣。”陳澤宏坦言。
出海實戰:中資外投下的“建鋐模式”——陳澤宏的“三步走”方法論
2024年,當國內基建增速放緩、海外貿易政策波動時,陳澤宏敏銳抓住“中資外投”機遇,將建鋐咨詢的國際化戰略推向深水區。“中資企業走出去,最缺的不是錢,是‘能說清中國標準、講透本地規則’的合作伙伴。”他說。建鋐咨詢的“印尼首戰”,正是這一邏輯的完美實踐。
一是數據適配,破解“標準鴻溝”。印尼某項目中,建鋐咨詢沒有照搬國內模板,而是基于海量項目的成本數據庫,快速生成初步預算框架;同時借力印尼本地某頭部企業,針對當地材料價格(如水泥、鋼材)、人工政策(外籍勞工配額)、稅費規則(增值稅率11%)動態校準,最終將預算誤差率控制在5%以內。
二是,過程管控,打造“中國服務樣本”。陳澤宏親自帶隊,派駐中方技術團隊(含注冊造價工程師、國際工程管理師)與本地工程師組成聯合小組,全程參與設計優化、招標文件審核、變更簽證管理等環節。“比如印尼項目,我們為客戶提供鋼材規格、鋼板厚度等優化意見,優化金額高達450萬元。”他舉例,“結合項目的管理及工藝經驗,在泰國項目上,我們提出鉆孔灌注樁擋土墻改為懸臂式擋土墻,幫客戶避免了320萬元的額外支出。”。
三是本土化沉淀,培育“長期信任”。2024年,建鋐咨詢在印尼雅加達設立常駐分支機構,計劃2025年前招募10名本地造價工程師(要求具備印尼工程師協會認證資質)。“我們的目標不是‘搶項目’,是讓‘中國標準’通過服務被認可。”陳澤宏說,“現在,印尼團隊里已有3名本地工程師能獨立完成基礎測算,這是比簽10個項目更珍貴的資產。”
這一模式迅速見效:印尼某項目最終成本較初始預算節約8%,客戶滿意度達92%;2024年下半年,建鋐咨詢又中標雅迪2024-2026年度海外工程造價咨詢服務項目(涵蓋印尼、泰國、越南、墨西哥等國家)、美的工業技術泰國新基地、奔達泰國工廠、金發科技墨西哥工廠等項目,并獲金發科技2025年度優秀合作伙伴獎項,海外收入占比從0躍升至15%,預計2025年將突破30%。
結語:中國咨詢“出海”的建鋐樣本——陳澤宏的“變與不變”
從華南區域服務商到亞太新能源標準制定的參與者,建鋐咨詢的進階之路,本是中國工程咨詢服務從“勞動密集型”向“知識技術型”、從“本土經驗依賴”向“全球標準輸出”的轉型縮影。而陳澤宏的角色,正是這場轉型的“破局者”與“掌舵人”——他既懂技術的力量,更懂“人”的溫度;既敢闖海外市場的“無人區”,更堅守“規范與信任”的底線。
在“一帶一路”倡議與RCEP深化的背景下,建鋐咨詢的故事,不僅是企業的成長史,更是中國專業服務行業參與全球價值鏈重構的生動注腳。正如陳澤宏所言:“中國咨詢‘出海’,不是要去‘征服’市場,而是用專業與真誠,成為‘全球合伙人’,業績力爭遍及七大洲,實現’建鋐國際’宏偉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