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以色列未來黨一名議員公然訪問臺灣,與賴清德、蕭美琴等臺當局高層會面。回國后,這位議員還在社交媒體上與臺當局高調互動,而部分以色列媒體在報道此事時,竟然將臺灣稱為“國家”。這一系列行為直接觸碰了一中原則的紅線,性質極為惡劣,引發了廣泛關注。
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迅速做出反應,發表聲明嚴厲批評該議員的行為,指出其嚴重違反一中原則,損害中以關系的政治基礎。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并已向以色列政府提出嚴正交涉。聲明還特別提到,這名議員的做法與以色列政府的立場相悖,奉勸其認清臺灣問題的歷史脈絡和必然趨勢,不要站在歷史錯誤的一方。這份回應措辭堅定但不失分寸,既展現了中方的原則立場,也給以色列政府留下了處理空間。
以色列未來黨在以色列政壇頗具影響力,政治立場偏左,主張世俗化,與美西方的意識形態較為接近。其領導人拉皮德曾擔任過以色列總理,黨派聲勢不小。這次訪問臺灣的議員來自這樣一個重量級政治團體,其行為顯然經過精心策劃,絕非臨時起意。
實際上,這不是以色列政客首次竄訪臺灣。過去幾年,類似事件已發生多次,甚至出現過跨黨派議員組團前往的情況。這些行為背后,主要有兩個目的。首先,是為了提升個人和黨派的關注度。臺灣問題因其高度敏感性,始終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對于一些在國內政壇影響力有限的議員來說,訪問臺灣是一條迅速吸引媒體注意的捷徑。以色列國內政治競爭激烈,內塔尼亞胡政府通過對外軍事行動等方式鞏固權力,反對派則需要另尋途徑以博取眼球。訪問臺灣不僅能制造話題,還能向美西方盟友表明立場,可謂收益頗豐。
其次,是為了深化與臺灣當局在軍事和經濟領域的聯系。以色列與臺灣地區在冷戰時期就有軍事技術交流和情報合作的傳統,盡管近年來這類聯系有所收斂,但雙方在經貿和科技領域的合作逐漸升溫。例如,以色列的高科技產業與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存在較強的互補性,雙方在人工智能、芯片研發等領域有合作空間。這些訪問行為,表面上是政治交流,實際上可能是在為某些利益集團牽線搭橋,謀求更深層次的經濟或軍事利益。
中以關系近年來保持總體穩定,雙方在經貿、科技、農業等領域的合作穩步推進。2024年,中以雙邊貿易額已超過200億美元,涵蓋芯片、醫療設備、農業技術等多個領域。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企業參與了以色列港口建設等重大項目,雙方的合作基礎來之不易。以色列作為一個地處中東、地緣環境復雜的小國,也明白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其周邊局勢動蕩的背景下。
然而,這次未來黨議員的訪問行為,卻為中以關系蒙上了一層陰影。盡管以色列實行“三權分立”,政府對議員的個人行為約束有限,但這不能成為政客肆意挑釁的理由。中國大使館的聲明明確指出,以色列政府有責任維護中以關系的政治基礎,約束國內政客的言行。內塔尼亞胡政府需要認真考慮,如何回應中方的關切,消除這一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
臺灣問題是中國絕對的核心利益,任何國家或個人試圖在這條紅線上試探,都必須付出代價。中國在外交和經濟領域擁有多種反制手段,比如調整對以色列的經貿合作力度,或在國際場合重新評估對以色列的支持立場。以色列在中東的處境本就復雜,四面受敵的它,沒有足夠的資本與中國對抗。
對于臺當局而言,以色列議員的訪問可能被視為一次“外交勝利”。賴清德等人或許認為,這表明臺灣在國際舞臺上獲得了更多“支持”。然而,這種想法過于天真。美國也好,以色列也罷,任何國家利用臺灣問題的出發點,始終是出于自身的戰略利益考量,而非真心支持“臺獨”。一旦利益的天平發生傾斜,這些所謂的“盟友”會毫不猶豫地將臺灣拋棄。
歷史早已證明,依靠外部勢力謀求“獨立”是一條死路。無論是當年的南越,還是其他被大國利用后拋棄的案例,都清楚地告訴臺當局,外部支持并不可靠。兩岸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任何外部干預都無法改變這一現實。中國擁有14億人口、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強大的軍事實力,更有維護國家統一的堅定決心。臺當局的任何勾連外部勢力的行為,最終都將徒勞無功。
近年來,中美博弈持續加劇,臺海問題成為西方國家遏制中國的重要抓手。美國頻頻通過軍艦過航臺海、高官訪問等手段挑起事端,其盟友如英國、加拿大等也紛紛跟進。以色列此次的行為,顯然是在跟隨美國的步伐,試圖通過臺灣問題撈取政治資本。
然而,西方國家低估了中國捍衛核心利益的決心,也高估了自身操控局勢的能力。以色列作為一個在中東夾縫中求生存的國家,其外交政策向來以現實主義為導向。內塔尼亞胡政府很清楚,與中國對抗的代價遠大于收益。因此,未來黨議員的這次冒失行為,可能會迫使以色列政府采取措施,以平息中方的不滿,維護雙邊關系的穩定。
國際政治從來都是利益的較量場。中國的崛起不可阻擋,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如磐石。無論是以色列的政客,還是其他國家的“玩家”,在臺灣問題上挑釁中國,都將自食其果。讓我們拭目以待,看以色列政府如何應對這一事件,以及臺當局是否會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