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訪法成果顯著,馬克龍順勢表達訪華意愿,借著9·3閱兵,中法有大事要談?
近段時間以來,我國外長王毅對歐洲各國接連展開訪問,在抵達巴黎后,就和法國外長辦了場高級別人文交流會議。這邊會議剛結束,轉頭又被馬克龍請到了愛麗舍宮。這種密集安排本身就透著不尋常,要知道,法國總統親自接見到訪的一國外長,可不是常有的事。
在交談中,馬克龍大方展示出了中法友好的堅定立場,表示中法得一起扛事兒,別讓世界掉進霸權主義的坑里。這話聽著像是套話,細琢磨卻全是現實焦慮。他還直截了當地提出了自己的訴求,首先是希望中法能夠合作應對挑戰;再者是希望中國能夠多來法國投資;最后,馬克龍還表示,自己想找時間再去中國走走。
王毅的回應也很有講究,明確表示,中法是"世界兩大穩定性力量",一句話把雙方的定位擺得清清楚楚。還特意提到中國在搞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越來越好,潛臺詞就是,合作可以,但得拿出誠意,給中國企業實實在在的保障。這種不卑不亢的態度,恰恰說明現在的中國外交,早就不是看人臉色行事了。
要說馬克龍為啥這么急,還得看大西洋對岸的動靜。特朗普不光盯著中國,對盟友也沒手軟。他的“對等關稅”90天期限眼看要到了,歐盟的汽車和鋼鋁早就被加了25%的稅,現在又要給農產品再加17%。算下來,農業稅可能漲到37%,汽車和鋼鋁更是要飆到45%。這哪是征稅,簡直是要斷歐洲的活路。
法國作為歐洲“火車頭”之一,日子尤其難過,馬克龍心里比誰都清楚,靠歐盟自己跟美國硬剛,根本扛不住。這時候想起中國,其實是沒辦法的辦法,要是能拉著中國一起應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至少能多一分底氣。
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馬克龍還直言自己會在適當的時候訪問中國,外界也普遍猜測這番表態是否意味著他可能會來參加中國的9·3閱兵。
要知道,今年的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這個日子對中法兩國都不一般,馬克龍若是真想借著中國9·3閱兵的契機來華訪問,其實就是在傳遞 面對新的“霸權主義”,中法得像當年對付法西斯那樣聯手 的信號。
馬克龍要是真能在9·3期間訪華,雙方能談的事兒可不少。經貿肯定是重頭戲,法國盼著中國多買他們的飛機、農產品,中國則希望歐洲別再亂搞貿易壁壘。要是能在數字經濟、綠色能源這些領域達成新協議,那才是真的雙贏。
不過,話說得好聽也要能辦成事實,王毅在會談時特意提了句“中歐通過友好協商解決了白蘭地問題”,這話既是在說成果,也是在敲打法國,合作可以,但不能一邊要好處,一邊捅刀子。現在歐盟又想借中歐建交50周年套近乎,中國當然歡迎,但前提是得拿出真本事,別再搞那些雙標操作。
中國現在的外交策略很明確,不搞陣營對抗,誰真心合作就跟誰做朋友。馬克龍要是帶著誠意來,談投資、談貿易、談全球治理,都好說;要是還想玩"既要又要"的把戲,恐怕只能失望而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