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X.L.Y
前言
魯比奧亞洲之行開啟,在參加東盟外長會的同時計劃跟中俄外長會晤。那么,魯比奧這一趟行程的目的是什么?他同中俄外長會晤又會談些什么內容呢?
近日,近段時間銷聲匿跡的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又出現在了媒體的報道中。雖然魯比奧還“躺”在中方的制裁名單當中,無法入境中國,但中美外長現在有機會面談,怎么辦呢?魯比奧選擇了包機轉飛第三國。他最近開啟首次亞洲之行,目前已經來到馬來西亞,參加東盟外長會。在此期間,魯比奧計劃與中俄外長進行會晤。
魯比奧是中國首位終身禁止入境的美國國務卿
魯比奧的專機降落在吉隆坡機場時,他身上的政治枷鎖比外交文件更沉重。
2020年因干涉中國內政,他成為中國制裁名單上首位被終身禁入境的美國國務卿,這項制裁至今高懸,使他成為21世紀唯一無法踏上中國領土的美國最高外交官。
諷刺的是,就在他抵達亞洲的同一天,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向記者透露“可能訪問中國”,并籌備帶領由馬斯克、庫克等40位商業巨頭組成的“豪華商團”開啟訪華行程。
而這位本該主導對華外交的國務卿,卻連參與籌備的資格都沒有。
令人側目的是,魯比奧不但要在東盟會議期間與多國外長會談,還規劃與中俄兩國外長分別進行面對面會晤。這無疑是一個高度敏感的動作。
美國與中國近年來交鋒加劇,彼此制裁、貿易紛爭、科技封鎖層出不窮,而俄羅斯則因烏克蘭沖突成為美國的另一大棘手對手。此時此刻,魯比奧“破冰”意圖明顯,無論是緩和局勢還是尋求暫時的戰略調整,都體現出美國在多重壓力下試圖爭取話語權。
首要任務就是推動關稅談判
魯比奧來亞洲,最要緊的任務就是關稅。他要推動那些收到了信的亞洲國家,快點跟美國坐下來談。
有了越南這個事情,再加上魯比奧親自去說,可能用不了多久,其他亞洲國家也會自己來找特朗普談關稅的事。
除了關稅,魯比奧還有一個目的。這個目的跟之前的美國國務卿都一樣:拉著這些國家一起圍堵中國。這已經是美國國務卿出門辦事的常規操作了。
自從美國把中國看作是“頭號威脅”之后,它對中國的戰略限制就沒停過。
這次魯比奧的第三國會面挺有意思。人家被制裁不能來中國,還得坐私人飛機繞道,這種外交形式以前很少見。東南亞國家現在夾在中美之間,既要關稅優惠,又要防著被美國逼著選邊站。
特朗普這段時間動作不小,關稅、軍援、外交全在動。離關稅最后期限只剩一天,看這幾天各國能不能談成。沒談成的可能接著挨罰,反正美國現在更傾向用壓力逼人妥協。至于魯比奧這趟外交能不能幫上忙,現在誰都說不準,只能看最后怎么收場了。
被制裁的“門外漢”
當國務卿的專機掠過吉隆坡上空,他本人大概也想不到,自己正處在一個多么擰巴的境地。作為美國首席外交官,他本該是全球舞臺的焦點。可偏偏,他也是個被中國白紙黑字寫在制裁名單上的人,一個理論上被禁止入境中國的“不受歡迎先生”。
這簡直是外交史上的一則黑色幽默:一個專職負責對華事務的國務卿,卻去不了自己的主要工作對象國。這種隔空喊話的“無力感”,就是他這趟亞洲行,乃至整個美國對華政策最真實的寫照。
更絕的是,就在這位國務卿在吉隆坡想方設法“曲線救國”,試圖跟中方搭上話時,大洋彼岸的老板特朗普,卻在“空軍一號”上放了個大衛星——說自己“可能訪問中國”,還要組一個由馬斯克、庫克領銜的四十人“夢之隊”商團。
一邊是自家高官被拒之門外,一邊是最高元首盤算著帶隊上門做生意。美國這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一只手想掐脖子,另一只手又想伸過來握手賺錢,這種近乎精神分裂的操作,把自身的矛盾和撕裂,演給了全世界看。
“最后通牒”
這位國務卿來吉隆坡,不只是為了跟中俄碰面,更重要的任務,是給亞洲的“朋友們”上緊箍咒。
就在他出發前,白宮扔下了一顆重磅“關稅炸彈”,宣布要對包括馬來西亞、印尼等六個東盟國家,外加日韓在內的十四國,加征25%到40%不等的關稅。這哪是什么貿易工具,這分明是一把架在所有人脖子上的地緣政治大刀。
雖然原定7月9日生效的政策,被推遲到了8月1日,但這更像一顆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讓會議室里的空氣都變得焦灼。特朗普甚至公開警告:誰敢搞“反美政策”,就等著額外10%的關稅懲罰吧。
翻譯過來就是:不跟我走,就等著挨揍。這下可好,會場里坐著的印尼,是金磚國家的正式成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是金磚的伙伴國。這等于半個屋子的人,都坐在了美國的火藥桶上。
面對這種毫不掩飾的威脅,東道主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在開幕式上那番話就顯得格外有力:“貿易正在淪為地緣政治的工具。”他呼吁東盟必須拒絕選邊站隊。話音剛落,全場掌聲雷動。
東盟各國打太極
面對大國的步步緊逼,東盟各國展現了令人拍案叫絕的生存智慧。他們打出的,是一套爐火純青的“太極拳”。
馬來西亞總理那句“拒絕選邊站隊”,就是這套拳法的總綱。他們明白,在大象的腳邊搖擺,只會被踩成齏粉。真正的活路,是壯大自己,然后廣交朋友。
馬來西亞利用主場之利,當場宣布歡迎東帝汶在10月加入東盟,把朋友圈從10個擴大到11個,既秀了肌肉,又顯了團結。
印尼,一邊盤算著美國的關稅威脅,一邊加速推進本幣結算,一步步“去美元化”。馬來西亞,在會上宣布和中國搞數字人民幣試點。泰國,則正式提交了加入金磚的申請。
結語
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合作,遠比任何地緣政治口號都來得實在。就連被美國當成“榜樣”的越南,也是東盟里唯一獲得關稅豁免的,這恰恰說明它在夾縫中為自己爭取到了最大的利益。
這套“太極推手”,把美國人“要么跟我、要么挨打”的強硬招式,化解于無形。東盟國家用行動告訴華盛頓:你畫的“自由開放”大餅雖好,但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太疼。我們更在乎誰能給飯吃,誰能帶著一起發展,而不是誰的嗓門更大。
信息來源:看看新聞Knew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