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美國第一個簽署貿易協議后,英國屢屢在臺灣問題上挑釁,這次竟然鼓吹要跟臺灣正式“建交”,并鼓動西方國家跟進。
剛才看到一個新聞,說英國前國防大臣接受日本媒體采訪,就臺灣問題大放厥詞,甚至揚言要跟臺灣“建交”,仿佛跳梁小丑。本來這種極端的西方政客不值一駁,但是背后隱藏的一些東西,我覺得值得討論討論。
首先這名英國前國防大臣叫做加文·威廉姆森,他接受的是日媒《日經亞洲》的采訪,他提出了觀點是這樣的,攛掇英國政府盡快跟臺灣當局,建立所謂的“正常關系”,承認臺灣地區的“地位”。
然后這名英國前高官,想要把臺灣地區納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并且還鼓動其他西方盟友,跟英國有一起承認臺灣當局,甚至他還用非常不禮貌的用詞,形容西方國家在臺灣問題上是個“慫包”,因為中國大陸的壓力不敢發聲。
其次英國前高官的言論,看似非常瘋癲,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部分英國政客的看法。最近英國在臺灣問題上的舉動非常激進,上個月底英國商業貿易部國務大臣竄訪臺灣地區,宣稱與臺灣當局提升“貿易伙伴關系”;英國海軍巡邏艦在6月18號,過航臺灣海峽并公開炒作;英國航母威爾士親王號,近期還巡訪印太地區,聲稱要來“維護秩序”。
最后我們想說的是,英國這些種種行為可以看出,英國近期正在打“臺灣牌”,通過一系列舉動配合美國,在貿易戰問題上牽制中國大陸精力。
英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對英國的征稅也是最低的,這樣一來英國在臺灣問題上,充當了美國特朗普政府的“喉舌”,特朗普政府暫時不打算動用“臺灣牌”,那么就換英國來打。
在美國和英國的背后,北約也是蠢蠢欲動,要求成員國把軍費標準提高到GDP的5%,這是什么概念?這意味著他們的國防開支從2%漲到5%,北約整體軍費,本來就占據了全球大頭,如今又要漲這么多,這完全是沖著全球大戰去的。連北約秘書長呂特都毫不掩飾的叫囂“臺海有事就是歐洲有事”,要為臺海局勢做準備,一旦臺海出事,俄羅斯可能再次在歐洲掀起戰爭。
無論是英國還是北約,現在都有非常嚴重的軍國主義傾向,一方面這是資本主義的本質,當國內問題積重難返的時候,他們往往選擇發動戰爭轉移矛盾;另一方面目前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讓一些鋌而走險的極端分子,登上的對應國家的政壇,這也是為什么這幾年,歐洲的極右翼勢力抬頭的原因,甚至有人斥責歐洲的選舉,正在倒向“法西斯主義者”。
在不確定性的當今社會,中國唯一能做的就是盡量提升自己,越是風高浪急,我們越是要提升“壓倉”的能力,應對這大爭之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