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近日宣布,將開始限制中國公民及其他所謂“外國對手”在美國購買農田,理由是出于國家安全考量。山西財經大學副教授李凱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采訪時表示,中國實體持有美國農業用地僅占全美農業用地總量的?0.03%。上述政策再次暴露出美國將正常經貿活動泛化國家安全問題的慣性思維,將沖擊中美農業合作生態,降低中國投資者對美國市場的信心。】
美國農業部部長布魯克·羅林斯8日表示,美國農業部計劃采取措施,禁止中國公民或任何其他被美國政府視為“敵對”國家的公民購買美國農田。羅林斯表示,該倡議是美國農業安全國家行動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涵蓋7個關鍵方向,其中之一就是保護美國農用土地。
美國農業部此次推出的《全國農業安全行動計劃》包含七項核心內容。該計劃不僅禁止“外國對手”購買農田,還要求加強外國持有農田情況的公開披露,對虛假申報處以更嚴厲處罰。該計劃還包含多項配套措施:重新聚焦國內關鍵農業投入品(如化肥)生產;打擊糧食券等營養援助項目中的欺詐行為;加強農業科研安全;防范動植物疾病;以及幫助私營農業企業防御網絡攻擊。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反復強調,中國購買美國農田對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承諾禁止中國公民購置美國土地。數據顯示,美國有26個州限制或禁止外國企業、政府或公民擁有私人農田,全美僅有約3.4%的農田歸外國實體所有。
山西財經大學副教授李凱表示,特朗普政府對土地投資的過度反應和宣稱的理由,再次暴露出美國將正常經貿活動泛化國家安全問題的慣性思維,同時也反映了美國自信心的下降,以及對中國崛起的過度緊張。
專家指出,根據有關數據顯示,若以全部美國土地(含非農業用地)計算,目前外資持有比例進一步不足2%,而中國實體(含企業及個人)持有美國農業用地僅占全美農業用地總量的?0.03%?,相當于外資持有總量的不足1%。顯然,美國的過度反應實際上完全沒有必要。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一名代表表示,中國企業對美國農業的投資不僅創造了就業崗位,還促進了當地經濟增長,將中國投資政治化只會損害國際社會對美國市場的信心。
李凱強調稱:“美國這一歧視性政策若全面推行,將引發多重連鎖反應,沖擊中美農業合作生態,降低中國投資者對美國市場的信心。目前,美國針對中國的泛安全化政策措施從科技、經濟領域向農業等新方向蔓延。未來,不排除進一步擴展至其他合作領域的可能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7月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剝奪特定國家機構和公民購買土地的權利,是典型的歧視性做法,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最終也將損害美國自身利益。我們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將經貿投資問題政治化。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小程序上線啦,歡迎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