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對中國采取強硬立場!
7月8日,美國農業部長布魯克·羅林斯突然發聲。
宣布了一項重大限制措施:禁止中國企業和個人收購美國農田。
其理由看似合理——維護美國的“國家安全”與“糧食安全”。
這項政策并非臨時起意,而是源于參議院通過的一項法案。
投票結果為91票贊成、7票反對,支持率極高。
羅林斯在新聞發布會上鄭重表示,這關系到國家主權,未來還將聯合各州,封鎖外資進入敏感區域購地的通道。
更令人驚訝的是,政府正在探討如何“收回”中國投資者已合法取得的土地。
表面上,該禁令也適用于俄羅斯和伊朗等“敵對國家”。
但明眼人都清楚,這些國家早已被制裁得難以行動,根本無法購買土地。
因此,美國此舉顯然是針對中國。
不過必須指出,特朗普政府這次出手,時機把握得恰到好處。
中美第二輪貿易談判剛結束,雙邊貿易似乎步入正軌。
然而,這一招突然出現,使局勢再度緊張。
只是特朗普本人并未親自出面,僅由羅林斯擔任發言人。
他葫蘆里到底賣的是什么藥?是真如官方所說防范中國威脅,還是另有圖謀?
實際上,特朗普此舉并非真正為了保護國家安全,而是另有所圖。
說白了,這是為即將到來的訪華談判鋪路,試圖搶占先機。
特朗普團隊十分精明,眼看中美關系略有緩和,便急于出牌。
目的是向中國施壓,在談判桌上爭取更多籌碼。
畢竟特朗普再次上臺后首輪貿易戰中,用關稅手段未能占到便宜。
這次換種方式,拿土地問題做文章,明顯想制造新的談判杠桿。
但特朗普又顯得猶豫,不敢親自宣布,為何如此?
因為他確實擔心中國的反制。
中國手握稀土這張王牌,此前曾明確表示:稀土出口可恢復,但絕不能用于美國軍工產業。
這正是美國的軟肋所在,特朗普心知肚明。若親自下場,萬一中國反擊,美國高科技與軍工行業將遭受重創。
因此,他讓農業部長羅林斯充當“擋箭牌”,自己則躲在幕后。
不僅限于農田禁令,特朗普還順勢對銅和藥品加碼。
計劃對進口銅征收50%關稅,對藥品征收200%關稅。
銅冶煉有75%依賴中國,藥品關稅還給予一年半緩沖期。
明顯是虛張聲勢,企圖迫使技術回流美國。
但經濟顧問早已警告,這只會抬高制造業成本,最終可能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過話說回來,難道中國購買少量美國土地,真能威脅到美國的糧食與國土安全?
這簡直是荒謬至極。
數據一擺,謊言立刻暴露。
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農田總量,僅占全美0.0003%,微乎其微。
更諷刺的是,自2021年起,中國持有的農田數量持續下降,降幅高達31%。
在中國以外的外國實體中,中國占比僅為0.5%。
遠低于加拿大、荷蘭甚至沙特等“盟友”。
根據美國法律,60%的土地屬于私有財產,自由買賣本屬正常。
但美國偏偏玩雙重標準——加拿大和荷蘭擁有大量農田,美國從未以“國家安全”為由加以限制。
唯獨到了中國這里,就貼上了“危害糧食安全”的標簽。
拜登政府曾借口稱中國玉米加工廠靠近美軍基地,但《華盛頓郵報》調查發現,并無證據表明中國投資者構成安全威脅。
州立法也曾推出類似限制,結果引發種族歧視爭議,純屬政治操弄。
農業部長羅林斯還危言聳聽,把外資描繪成“犯罪分子”。
可0.0003%的比例,連個漣漪都掀不起,哪來的威脅?
說到底,這項禁令就是專為中國定制的“緊箍咒”。
美國擺出強硬姿態,實則是掩飾自身外強中干的本質。
關稅戰失敗,又被中國卡脖子,處處受制卻無有效應對之策。
回想特朗普回歸后的第一輪貿易戰,對中國加征關稅,結果呢?
中國果斷回應,美國農場主叫苦不迭。
高粱、棉花等農產品,中國原是最大買家,關稅一加,庫存積壓嚴重。
如今美國農業雪上加霜:極端天氣頻發,洪水毀壞莊稼,農場主破產潮涌現。
但美國不敢認輸,只能甩鍋給中國。
將經濟焦慮轉嫁給外部。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美國軍工和科技產業高度依賴中國稀土。
中國商務部有條件恢復出口,直接掐住美國命脈。
特朗普團隊內部也存在分歧:華爾街和農業州不愿與中國脫鉤。
中國仍是美國大豆等農產品的重要買家,但政府執意加碼限制,可能引發國內反彈。
中國在芯片、人工智能和新能源領域加速創新。
美國的封鎖反而促使中國產業鏈升級。
特朗普越激烈反應,越暴露其焦慮——一個超級大國,連0.0003%的農田都感到害怕。
不過,面對美國的無理舉動,中國沒有忍讓,迅速作出回應。
7月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直指要害:
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剝奪特定國家公民購置土地的權利,是典型的歧視性做法,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最終損害美國自身利益。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將經貿投資問題政治化。
中國還強調關鍵點:中企在美農業投資創造了就業與稅收,有利于美國地方經濟發展。
這一回應一針見血,把壓力重新拋回美國。
你搞政治表演,我們講事實。
美國若真敢“收回”中國已購土地,等于沒收合法資產,國際資本誰還敢信任美國?
美元霸權的基礎是法律穩定,如今美國政府隨意更改規則,連外資都威脅,簡直是自毀根基。
歸根結底,特朗普的農田禁令不過是中美博弈中的小插曲,改變不了大趨勢。
全世界都看明白了:美國越瘋狂打壓,越暴露其內心的不安。這場鬧劇,最終買單的仍將是美國自己。
參考資料
環球時報--美國這項對華禁令,實情讓人發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