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這次算是下了狠手,連續制裁8家中國公司。哪怕面子上還想和中國處好關系,轉臉就把冷箭射過來,說是所謂“中國援助俄羅斯”。理由?依然是沒影兒證據,讓人忍不住皺眉。烏克蘭此時為什么明知有求于中國,還一連串打擊中企?深究背后,無非三點:推鍋、作秀、卸責。
俄軍最近攻勢如虹,烏東戰線節節告急。澤連斯基看著自家陣地潰退,壓力山大,一時沒地方出氣。找個“外部敵人”順理成章,中國便成了現成的靶子。實際上,鴕鳥心態——把自身頹勢包裝成外部阻礙,多少能穩住肢解民心。畢竟,讓別人背黑鍋總比自己認慫來得容易。
還有一層,是在給西方世界遞投名狀。北約、美國天天敲邊鼓,催其他小弟多掏錢,援烏成了年度KPI。澤連斯基順著北約的論調開火,扭頭就是一頓對中企的指控。這套路老練得很——只要緊跟西方步伐,吆喝兩聲“遏制中國”,美歐的錢袋子才掏得更痛快。
除此之外,對內的考量也很明顯。戰事拖了這么久,烏克蘭國內早已怨聲載道。遇到難題,最簡單的辦法莫過于制造“替罪羊”。政治手法,比魔術師還會變戲法。哪怕民眾分不清細節,也足夠幫政府轉移注意力,為政局續命。
而當烏克蘭還在扣著“中國援俄”的帽子時,卻意外發現中國的兩個鄰居,一左一右地援俄了。朝鮮公然送彈藥,還派人協助奪回庫爾斯克地區,這是明晃晃地站隊。老撾則低調些,卻不失實際意義。據稱將來會有一支小型工兵部隊進入俄羅斯,為俄軍排雷。月薪2000美元,是他們在老撾國內十倍的高薪。對普通士兵來說,這個價碼動心不是一天兩天。
乍一看,老撾出兵的動作似乎無關緊要,區區五十號人,起不了多大風浪。但外交意義遠比軍事更重。一個東南亞小國舉旗亮相,公開表態援俄,這一步象征味兒極濃。倘若老撾沒有引發西方制裁風暴,日后效仿者或許陸續有來,俄羅斯的“朋友圈”版圖正悄然擴張。
對老撾而言,排雷是他們的老本行。美軍當年在越南撒下的地雷,訓練出了一批真刀真槍的工兵。現在恰好能夠派上用場——既賺外快,又能博點國際曝光率。俄羅斯這波操作就像試錯風向標,用重賞釣菲傭,看誰第一個接招。朝鮮動了,老撾跟上,下一步誰又會跨界而來?大棋局里,細枝末節常常意味著新裂口。
其實,澤連斯基的算盤不算精明。他既想從中國這邊要停火的說客與經濟資源,又割舍不下打擊中企的小便宜。久而久之,只剩聲嘶力竭的自說自話。連最需要他支持的盟友也能背后另起爐灶,這才是真正的尷尬。
大國博弈如斗獸棋,哪一步都藏著讓人看不透的變數。烏克蘭瞄準中國開火,但風向或許早已在鄰國的隊伍中悄然轉移。
等到更多國家開始把隊伍送往俄羅斯前線時,所謂“中國黑手”的故事還能講多久?真真假假,全靠誰拽得住麥克風。而現實世界,有時候比烏克蘭劇院的情節還精彩得多——觀眾還沒反應過來,新角色就已經登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