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內一場有關行業創新的大會上,有專家聲稱部分6000元的手機,其實制造成本不會超過3000元,那為什么敢賣6000元呢?主要還是知識產權的支撐,當然了,這樣的說法可能會讓有些人不太明白,專家的意思廠商自主研發能力帶來的品牌溢價,也就是在用戶群體中認可程度較高,而華為手機在國內市場顯然有較高認可程度,即便因特殊原因導致某些配置能力略低,但依然能在整個市場站穩腳跟并獲得不錯的銷量。
但以華為手機的體量來看,目前扎根國內市場顯然只是暫時的,早晚都要想辦法打開海外市場,可華為目前面臨的特殊情況大家都知道,想要和國內友商一樣在海外開售,難度要大得多,其中最主要的限制就是系統,因為原生鴻蒙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太可能在國外鋪開。
唯一的辦法就只要兼容安卓,近日,華為已經在中東土豪市場迪拜開售了Pura 80 Pro和Pura 80 Ultra兩款機型,定價分別為1099歐元(約合人民幣9197元)和1499歐元(約合人民幣12545元),比國行版定價要高的多,至于為啥不將標準版和Pro+一起賣到迪拜市場,個人覺得和產品定位有關,標準版配置略低,賣不了高價,Pro+又處在一個中間值,差異化不夠大,綜合考慮讓Pro和Ultra出海時比較合適的。
而兩款出海機型在功能配置方面和國行版想必并沒有太大區別,最大特點就是搭載EMUI 15,據查詢得知,EMUI 15有點類似鴻蒙5.0之前的版本,既集成了鴻蒙的部分技術,又能兼容安卓系統,似乎是專為華為手機出海準備的,最大作用就是在海外市場使用時,在安裝使用APP會更便捷。
華為這么做也是基于現實情況下的考慮,一部在海外市場售賣的手機,如果不支持安卓,可以說是舉步維艱,當然了,也有部分國內網友認為,不只是海外市場,國內市場其實也還沒到完全拋棄安卓的時候,依然應該繼續兼容,等原生鴻蒙生態再成熟一些,才是自成一派的時候,這個說法本人不是很認同。
華為特殊情況大家都知道,在硬件設備系統方面面臨的限制,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可能會有任何改變,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原生鴻蒙發展目前這個階段,已經沒有回頭的可能,況且國內一些主流應用程序雖然適配的還不完善,但至少主要功能都可以用,適配速度雖然還不夠快,但至少是穩步前進,知識過渡期可能會比預想中的要長一些。
說實話,個人認為只要華為在這方面的信心足夠堅決且持久,原生鴻蒙的前提肯定沒問題,各位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