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楊璐
編者按:為集中展現山東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高質量發展工作成效,講好人大故事,近日,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組織中央駐魯和省直有關新聞媒體,赴威海、煙臺、濱州等地開展集中采訪活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推出“人大履職創新”專題報道,挖掘和展現山東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創新和探索。
公共財政取之于民,更要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為百姓看好“錢袋子”,是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定職責。預算審查監督是人大監督的重要方面,如何讓監督“長出牙齒”?
作為山東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的基層聯系點,乳山市人大常委會積極實踐預算監督新方式,探索“全程監督問效制”工作法,圍繞民生實事項目、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等重點領域,把充分準備、精準監督、跟蹤問效、效果評價等各個環節有機鏈接起來,變被動式事后監督為主動式全過程監督,推動預算監督由程序性監督向實質性監督轉變,進一步提升人大監督的實效。
砂石開發由亂到治,推動國有資源資產優勢整合
乳山市地處膠東半島,境內砂石資源種類分布廣泛,豐富的砂石資源同樣也帶來監管難題。
“為解決以往砂石資源管理粗放、經營混亂的問題,在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與支持下,我們按照調查摸底、開發決策、經營管理和效益評價四個階段,進一步理清監管內容、監管重點,將砂石生產開發、運輸銷售、生態治理全過程納入統一動態管理,實現全市砂石資源從產生到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的全流程監督管理,有效規范砂石行業運營秩序。”乳山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于曉杰說。
守護好國有資產資源,是人大預算審查監督的重要內容之一。乳山市創新出臺《關于對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進行全程監督問效的實施方案》,以砂石、海洋、港口等國有資源資產管理為切入點,按照調查摸底、開發決策、經營管理和效益評價四個階段,進行全程監督問效,明確監督問效評價內容,建立健全評價指標體系,推動國有資源資產優勢整合,深化砂石資源管理體制改革。
乳山市成立金嶺自然資源資產運營有限公司,將全市工程領域內產出的砂石資源全部納入統一監管范圍,既有效規范砂石資源開發利用,促進了砂石資源收益最大化,又保障了重點項目建設進度。
“我們不斷創新砂石資源運營模式,持續完善和升級砂石資源智慧運營平臺,上線互聯網客商交易功能,實現砂石產品的線上競價交易、線上車輛審批和貨物交割,有效遏制砂石資源的無序開發、低效開發、過度開發,提高砂石資源處置和交易效率。”金嶺公司負責人隋海濱介紹說。
乳山港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輻射“青煙威”三市廣闊腹地,主營業務為金屬礦石、非金屬礦石、煤炭、水泥、風電大件、海工裝備等裝卸業務。“近年來,通過實施國有資源資產預算審查監督,有效規范了港口資源開發利用,打造陸域和海域的交通樞紐,推動港口與陸地、海洋資源整合、協同發展,實現各類國有資源資產利用最大化。”乳山市恒泰交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勇曉杰說。
全程監督問效,修復受損濱海濕地生態系統
7月,炎炎夏日,在乳山市月亮灣休閑公園,沿著海岸線生態步道前行,不時可看到散步、慢跑的市民游客,不遠處的童趣樂園傳來陣陣嬉笑聲,傍晚的時候這里會有演出活動,玩累了還能到美食街吃美食。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讓人流連忘返的“網紅打卡地”,從前卻是一片“荒灘”。
“這里之前是漁民養殖作業區,既不美觀,味道還特別大。經過政府這幾年的整治修復,現在已經建成了休閑公園,為銀灘居民日常休閑娛樂提供了好去處,大大提升了生活品質,我打心底里感到高興和滿足。”家住附近的碧海苑小區居民宋星彥說。
乳山市擁有199公里海岸線,海岸帶修復工程是市政府重點項目,也是乳山市人大常委會全程監督問效的重點內容。
“為保護好岸線資源,按照市人大常委會全程監督問效制意見要求,主動接受對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績效評價的全口徑、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高標準完成投資6.9億元的4項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修復岸線超21公里、近海濕地面積千余公頃,逐步恢復受損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全面增強岸灘穩定性和防災減災能力,有效提升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乳山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勝欣說。
近年來,乳山市著力加強對海岸帶修復工程預算資金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監督,進一步提高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率。截至目前,完成投資2.3億元的和尚洞至浪暖口岸段修復整治工程,投資4.6億元的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全面構建起“水清、岸綠、灘凈、灣美”的黃金海岸線。
乳山市人大代表、山東北斗星辰律師事務所主任宋利民全程參與了監督海岸帶修復工程。“作為人大代表,持續開展調查研究,廣泛收集群眾的意見建議,及時向有關部門進行反映,并向群眾反饋辦理情況,進一步擦亮了乳山的蔚藍底色。”
預算監督延伸觸角 打開“民意窗”
“在家門口就能讓孩子上優質公辦幼兒園,徹底解決了家長的接送難題。環境敞亮又有童趣,設施設備安全大氣,老師也很專業,我們家長很安心。”西環路幼兒園學生家長焉妮開心地說。談起學前教育,擁有二娃的焉女士可謂是近幾年乳山市學前教育環境大變樣的見證者。
為緩解城區幼兒“入公辦園難”,乳山市政府累計投資2.1億元,新建西環路幼兒園、海峰街幼兒園、松山路幼兒園、光明街幼兒園4所幼兒園,實現普惠性幼兒園占比達到93.1%。
“公辦幼兒園建設項目是市政府在全市人民代表大會上承諾的民生實事項目。”乳山市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孫厚強介紹說,作為承辦部門,持續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主動邀請人大代表圍繞項目進度、資金績效、項目質量、產生效益等方面進行監督問效,確保公辦幼兒園建設項目高質量推進。
乳山市人大常委會從群眾所盼所愿的民生實事項目入手,創新推行項目征集由人大代表決定、項目實施由人大代表監督、項目成效由人大代表評判的“全程監督問效制”工作法,進一步拓展了預算執行監督廣度和深度。
作為乳山市人大代表,乳山市第一中學黨委書記馬勝云參與了民生實事項目全程監督問效。“學生開學時住進新宿舍,得到了廣大師生和家長的充分肯定。”他以乳山一中校舍加固工程為例,乳山市人大常委會在實地監督建議辦理過程中,了解到乳山一中宿舍改造項目按原計劃在開學時無法完工,第一時間將有關情況反饋至相關部門,及時調整施工計劃,確保開學前順利完工并投入使用。
乳山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全程監督問效制度的實施,促進了民生實事項目的全面推進,民生實事完工率從2017年以來的80%逐步提升至100%,預算執行率也從之前不足80%提升至95%以上,近兩年實施的民生實事項目測評滿意度均超過95%,有力提升了部門執行力、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和代表主體地位,更好發揮了人大預算審查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推動預算監督由程序性向實效性轉變
“改變原有只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簡單審查的方式,轉而開展財政預算編制、執行、審查全過程監督,把牢財政預算‘事前審核、事中監控、事后評價’三個關口,助力預算審查監督提質增效。”乳山市財政局黨組成員、財政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段君創說。
乳山市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主任李宏飛介紹說,圍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堵點問題,在扎實做好審查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調整、決算等“規定動作”的基礎上,有重點地開展了項目績效、預算執行及審計查出問題監督整改等工作,推動預算監督由程序性監督向實效性監督轉變。
山東省人大代表、乳山市委書記王大治接受采訪時表示,乳山市委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主動為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職創造條件,全方位支持人大預算審查監督工作,創新開展以“同向、同步、同力、同贏”為主要內容的“同行式”監督模式,積極探索民生實事項目、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代表意見建議辦理等“全程監督問效制”工作法,組織開展以“仁為已任、達則兼善”為理念的“仁達”公益特色品牌創建活動等,有力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