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丨趙前松、黃振宇
圖片丨梁偉龍、鄭家樂
“一座座山喲一道道梁,山溝溝里住著俺的娘。俺娘是那遮雨的傘,俺娘是那擋風的墻……”近日,第71集團軍某旅結合深化教育實踐活動,聯合乳山市新時代“紅色乳娘”宣講團開展專場宣講活動,激勵廣大官兵堅定強軍信念,矢志奮斗強軍。
▲主題宣講現場
“紅色宣講對官兵來說是歷史的回響,亦是精神的盛宴,更是信仰的接力。”該旅領導介紹,為豐富拓寬教育渠道資源,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感召力,他們積極與乳山紅色宣講團建立“共尋紅色足跡、共享紅色資源、共續紅色傳統”教育協作機制,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在政治引領、思想淬煉、精神激勵中的重要作用。
▲馬石山十勇士歷史資料
▲天福山起義歷史資料
據悉,該旅“馬石山十勇士班”前身為八路軍膠東軍區5旅13團7連6班,面對日偽軍1942年在膠東抗日根據地進行的拉網合圍式大“掃蕩”,10名戰士4次沖進敵人的包圍圈,為了幫助群眾突圍,全部犧牲在馬石山上……在膠東這片紅色的熱土上,還有300多位乳娘哺育了千余名革命后代,這種“最后一口糧做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的無私奉獻精神,與十勇士的犧牲精神同根同源。
▲情景劇《乳娘》
▲情景劇《馬石山十勇士》
筆者在現場看到,宣講員們生動講述了乳山人民在不同領域的奮進故事,情景劇《馬石山十勇士》再現了抗戰英雄群體“四進三出”敵人包圍圈、以血肉之軀救出千余名群眾的悲壯史詩,震撼演繹令在場官兵無不動容;情景劇《乳娘》則通過乳兒與乳娘穿越時空的情感交流,展現了革命戰爭年代乳超越血緣的至深母愛……活動現場,紅色精神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官兵精神振奮,掌聲經久不息。
娘們
▲尋根小組參觀乳娘事跡陳列館
追尋信仰之光,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路。前不久,該旅遴選官兵代表多次赴乳山馬石山十勇士紀念館、乳娘事跡陳列館、膠東育兒所等地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官兵們在現地深學深悟,不斷汲取奮進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