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成都康華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300841)發布《關于〈產品委托開發協議〉的進展公告》,宣布與成都信然博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署《補充協議(二)》,正式終止肺結核mRNA疫苗的委托研發項目,并同步結束狂犬mRNA疫苗及帶狀皰疹mRNA疫苗的后續合作。這一戰略調整的背后,是康華生物mRNA技術平臺自主研發能力的全面突破——公司已完成合作研發成果的轉移,并組建了成熟的自主研發團隊,標志著其在mRNA疫苗領域從“借力合作”邁向“自主可控”的關鍵跨越。
公告核心:從“合作研發”到“自主接管”的戰略升級
根據公告內容,此次合作終止的核心背景是康華生物已建立mRNA技術平臺自主研發團隊,并完成了狂犬mRNA疫苗、帶狀皰疹mRNA疫苗相關研究成果的轉移。公司已于近日與信然博創簽署補充協議,雙方合作的狂犬mRNA疫苗、帶狀皰疹mRNA疫苗項目階段交付已完成,合作告一段落,康華將獨立完成后期研發內容。
康華生物在公告中明確表示:“本次終止合作是綜合考慮公司整體經營發展規劃后的謹慎決策,符合戰略需求,不會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當期業績及mRNA技術平臺布局產生重大不利影響?!边@一表態傳遞出公司對自主研發能力的充分信心,也為后續mRNA疫苗的產業化加速奠定了基礎。
行業背景:mRNA疫苗賽道爆發,自主研發成企業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mRNA疫苗因“研發周期短、適應病毒變異快、免疫原性強”等優勢,成為全球疫苗研發的“黃金賽道”。根據行業數據,2025年全球mRNA疫苗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50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超25%;中國市場同樣高速增長,預計2025年規模達100億元,年增速超30%。
然而,mRNA疫苗的技術門檻極高,涉及mRNA序列設計、脂質納米顆粒(LNP)遞送系統優化、規模化生產工藝等核心環節。早期國內企業多依賴外部合作突破技術瓶頸,但隨著行業競爭加劇,“自主研發能力”已成為企業搶占市場的關鍵。例如,石藥集團通過全鏈條技術攻關,實現了mRNA疫苗從原料到生產的國產化替代,將關鍵成本降低99%;沃森生物、艾美疫苗等企業也通過自主研發加速管線推進,逐步打破國際巨頭壟斷。
在此背景下,康華生物的“委外轉自研”戰略恰逢其時。通過終止非核心合作、聚焦自主研發,公司不僅能更精準地把控研發方向,還能將資源集中于高價值項目,加速技術轉化與商業化落地。
康華底氣:自主研發團隊與技術平臺的雙重支撐
康華生物此次戰略調整的“底氣”,源于其已構建的成熟mRNA技術平臺與研發團隊。
從團隊實力看,康華生物研發團隊規模近120人,碩博占比超40%,涵蓋疫苗設計、生產工藝、質量控制等全鏈條領域,且核心成員具備豐富的生物制品行業經驗。公司更通過與香港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及藥明生物等企業的合作,持續強化技術儲備,形成了“自主研發+外部協同”的高效創新模式。
從技術積累看,康華生物已建立涵蓋重組蛋白VLP、多糖蛋白結合、滅活疫苗等多類型的技術平臺,并在mRNA領域取得實質性突破。2024年,公司自主研發的結核分枝桿菌mRNA疫苗獲得兩項國家發明專利,其多抗原嵌合mRNA設計展現出優異的免疫原性;此外,公司在狂犬、帶狀皰疹等疫苗領域的技術成果轉移完成,進一步驗證了其對mRNA技術的深度掌握。
正如行業分析指出:“康華生物的自主研發能力已從‘單點突破’邁向‘平臺化布局’,這為其后續多管線推進提供了堅實基礎?!?/p>
未來展望:聚焦核心管線,開啟mRNA疫苗產業化新篇
此次合作終止后,康華生物將集中資源推進mRNA技術平臺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根據公司規劃,未來將重點布局以下方向:
已接收成果的商業化落地:基于帶狀皰疹等mRNA疫苗的現有成果,加速臨床試驗與新藥注冊;
新管線的自主研發:依托成熟的mRNA技術平臺,快速推進mRNA疫苗的自主開發;
技術平臺的持續優化:通過LNP遞送系統改進、生產工藝升級等,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
行業人士評價:“康華生物的戰略調整不僅是對自身技術實力的自信,更順應了‘自主可控’的行業趨勢。隨著mRNA疫苗在傳染病、腫瘤等領域的應用拓展,具備核心技術的企業將迎來更大發展空間?!?/p>
結語
王振滔董事長在內部戰略會議上提到:“掌握核心技術才能掌握未來。康華生物將以此次mRNA技術平臺整合為起點,加速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跨越?!?/p>
未來三年,康華生物將持續投入更多資金用于自主mRNA疫苗的臨床研究和產業化準備。這一戰略布局不僅彰顯了公司對中國生物醫藥創新的堅定信心,更體現了為全球公共衛生貢獻“中國智慧”的決心與實力。
從“國內首款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的上市,到mRNA疫苗管線的自主接管,康華生物始終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此次終止合作,既是對過往合作成果的高效整合,更是對未來自主研發的堅定投入。在mRNA疫苗行業爆發的窗口期,康華生物的“技術自主”戰略,不僅將推動其在疫苗賽道的持續領跑,更有望為全球公共衛生事業貢獻更多“中國方案”。
*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本文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文中涉及藥物、技術、產品等只做表達所需,不具任何治療建議,具體治療方式請前往正規醫院接受專業檢查及治療。部分圖片素材來自網絡,非商業用途,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