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出生的馬斯克連總統都不能選,卻突然宣布成立美國黨!是真要顛覆美國政治,還是和特朗普斗氣的天價行為藝術?三億美元換來一場空,他還愿意為政治花多少錢?大家好,小應上線!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馬斯克的這場政治豪賭,到底是為什么?他又想要什么?
馬斯克為啥另立山頭,還得從他跟特朗普的“分手”說起。前一周特朗普還在給馬斯克辦歡送會,還挺體面,送他一把大金鑰匙。好家伙過幾天就是隔空互罵,互相揭短,中間一度道歉和好,這兩天又撕起來了。
問題就出在這兩天通過的“大而美”法案上?!按蠖馈保銊e以為這是個昵稱哈,人家大名就叫這個,big beautiful bill BBB,顧名思義,大!全文900多頁,摞起來能當枕頭,讀完得16個小時。美!……嗯,這個我還沒品出來。
這個法案本質上是個支出法案,簡單來說就是未來美國政府準備怎么花錢。一大部分內容就是把2017年特朗普第一任期出臺的減稅措施永久化。另外,增加了邊境安全、國防、傳統能源生產的支出。專門減少了醫療、福利補助以及“綠色補貼”這些支出。一句話總結:富人減稅+窮人削保+軍費狂飆,可謂是美國版的"劫貧濟富”。
里面跟馬斯克直接相關的就是取消電動車稅收優惠,本來啊,美國人買一輛電動車就能抵免7500美元額度的稅,買一輛二手電動車可以抵免4000美元額度的稅,這塊的稅收抵免直接被特朗普砍掉了。直接動到了馬斯克的蛋糕。摩根大通說,特斯拉因此一年將損失12億美元。
同時,在財政政策方面,“大而美”又采取了極端的、近乎不設防的債務路線,這也跟馬斯克的經濟理念完全相反,氣得馬斯克怒發沖冠。
馬總估計都后悔死了,三億美金傾情奉獻給特朗普,還以為這四年直接就高枕無憂了,沒想到,特朗普過河拆橋得這么快。
想來想去,與其當冤大頭提款機,不如自己下場改規則!于是,7月5號,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目標就是對兩黨都不滿意的廣大中間選民。
不過,在美國成立新的政黨要經過復雜的認證程序。每個州的規定也不同,比如在加州,需要有7.5萬以上的注冊黨員,或者110萬選民的簽字,才能認證一個黨的政黨地位。所以,特朗普就說馬斯克太天真,玩兒去吧。
驢象輪流坐莊這么多年,從聯邦到地方的各級聯動已經非常成熟,想撼動它們的地位,絕對不是光有錢就行。
這一點,馬斯克當然也明白。他自己說了,“美國黨”目標就是2-3個參議院席位,8-10個眾議院席位。他的算盤應該是,在關鍵節點的關鍵時刻,當那個“關鍵先生”。也就是當民主和共和兩黨糾結較量之時,他來當那個“造王者”。
特朗普嘴上說不急,但外界評論都認為,“美國黨”恐怕對共和黨威脅不小。不說取代吧,但充當一個攪局者還是很有可能的。
一、分流選票,剛才說過了,在兩黨差距微小的關鍵搖擺州分走共和黨的選票,間接幫助對手勝出。
二、馬斯克說要資助那些反對大而美法案的共和黨議員,這可能會消耗共和黨黨內資源。
三、美國黨主打削減債務、支持科技、減少監管、保障言論自由……明顯是在爭取那些對MAGA式民粹主義不滿,偏向自由市場和技術導向的理性保守派選民,有可能進一步撕裂黨內基本盤。
而且馬斯克手握X,隨便發幾行文字都能掀起腥風血雨,疊加SpaceX、特斯拉賦予的高科技光環,這樣的全球關注度,在“網紅政治”生態的今天,是巨大的力量。畢竟,有動員能力才是混美國政壇的硬通貨,特朗普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當然,共和黨也不會坐以待斃。有特朗普的支持者已經在籌備新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專門反制馬斯克在國會選舉中的影響力。特朗普還說要驅逐馬斯克回南非老家,審查他旗下公司的政府合同等等等等。
更可怕的是,資本市場已經用腳投票了,特斯拉單日暴跌6.8%,從去年12月創下歷史新高以來,特斯拉股票市值已經縮水40%。
美國政治這潭水,遠比馬斯克想象的更深、更渾。沒有基層組織、缺乏核心綱領,單靠金錢和流量能走多遠?別忘了,上一個玩政治的富豪布隆伯格,2020年燒了10億美金只贏了夏威夷一個縣!玩政治,或許真的比造火箭還難!你覺得馬斯克在打什么主意?歡迎來評論區聊聊。
看看新聞記者: 應鋐
編輯: 應鋐
責編: 張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