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萬余夜襲虹橋機場——1939年7月下旬出版的《華美夜報》,頭條新聞以此作為標題。
這篇帶有傳奇色彩、夸大了作戰人數等情節的報道,講述的是葉飛、廖政國等領導指揮的新四軍奇襲戰。這場戰斗給日軍造成了巨大壓力,其意義和影響不容小覷。
軍備力量落后、陣地被敵軍掌控,新四軍如何一槍未發便突擊進入虹橋機場,還燒毀日軍4架飛機?翻開檔案館里的資料,查閱廖政國的親書文章,歷史的真相抖落塵埃,呈現眼前。
決定突擊
1939年春夏之間,新四軍一支隊司令陳毅,根據黨中央確定的江南新四軍“向北發展,向東作戰,鞏固現有陣地”的戰略方針,決定派新四軍第六團出師東進,沖破國民黨的限制,獨立自主地擴大抗日力量,建立新的抗日根據地。
5月1日,葉飛、吳焜率領新四軍第六團三個營700多名指戰員,從茅山出發向東路地區進發,到蘇州、常州、太倉地區與何克希領導的地方武裝會合。
葉飛像。葉飛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高級將領,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任新四軍第3支隊6團團長。1939年7月下旬,指揮所部突入上海虹橋機場,擊毀敵機4架,震撼了日偽軍,擴大了我黨和新四軍的政治影響。(新華社)
吳焜像。(新華社)
當時,上海周圍各縣所有的武裝力量除一部分地下黨的地方武裝外,全部由新四軍統一領導,對外番號叫“江南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并成立江抗總指揮部,活躍在江南地區。
當年6月,青浦觀音堂地區,江抗部隊與顧復生率領的青浦抗日游擊隊會合。彼時,日軍正在青浦大肆掃蕩。
“為了打擊日軍囂張氣焰,新四軍六團打了一個伏擊戰,繳獲日軍一條汽油船,擊斃了十來個日本兵。”顧復生的孫子顧寧告訴記者,之后,日軍立即分兵四路向觀音堂地區進行瘋狂的“報復掃蕩”,六團奮起迎戰,一下子便將前來阻擊的偽軍許雷生部打垮,繳獲了一批武器彈藥,許雷生殘部夾著尾巴向上海潰逃。
乘勝追擊,六團副團長吳焜帶七連、特務連和四連一個排為一路,二支隊長廖政國則帶五連、六連和兩個機槍排為一路,向上海近郊追擊。
1939年7月下旬,廖政國率部追擊逃敵,連續追趕六十余里,打下了幾個市鎮。天黑后,部隊到達被日軍控制的上海虹橋機場附近。
廖政國像。
然而,那時部隊并不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廖政國在多年后的回憶文章中寫道——那里四下空蕩蕩、黑黝黝的,我問向導(上海黨的地下組織派來的同志)這是什么地方,向導告訴我,“到虹橋飛機場了”。
聽說已經到了上海近郊,部隊士氣大振。廖政國想,既然到了日軍停放戰機的心臟部位,一定要突擊進去,給日寇一個打擊,擴大我軍的影響力。“于是我把連、排干部召集起來,向他們說明襲擊機場的意圖。同志們聽了,個個磨拳擦掌,大為振奮。”
奇襲制勝
廖政國布置好作戰術后,連排干部帶著部隊士兵,便向機場進發沖襲。
“這次襲擊,出乎意料的順利,我們一槍未發,便突進了機場。偽警察和辦事人員正睡得像死豬一樣,戰士們上去,揪著他們的耳朵,把他們從被窩里一個個地拖了出來,然后集中關在一間房子里?!?/p>
不費一槍一彈,廖政國帶領的部隊就占領了虹橋機場,而且繳到了十幾支步槍。對戰士們來說,這是巨大的意外和驚喜。
但他們沒有放松警惕,在機場內展開進一步搜查。如今保存在長寧檔案局的資料記載——當時,廖政國在機場內仔細觀察了一番,心想:飛機場內怎么可能沒有日本駐軍呢?難道是日本兵占領上海后見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便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根本想不到新四軍會夜間“登門拜訪”?
分路搜索中,戰士在機場里發現四架飛機??删驮谶@時候,新四軍的行動被駐扎在碉堡里的日軍發現,雙方隨即發生接火,機槍、步槍聲陣陣響起,手榴彈爆炸聲也響開了。
“我們考慮到這兒離上海市區太近,敵人的增援很快就會到來,糾纏下去對我不利,便一面派人查明情況,收攏部隊,一面下命令燒飛機?!?/p>
戰士們跑步來到敵機跟前,將汽油筒打開,往機身上澆汽油,然后把一支支火把扔上去。頃刻,火光沖天而起,四架飛機已被烈火包圍,滾滾濃煙向四野飄散。
駐守在碉堡里的日軍,不知道機場里究竟來了多少新四軍部隊,嚇得不敢出頭,只是胡亂放槍,眼看著四架飛機被火燒成灰燼。
廖政國帶著部隊撤出機場?!爱斠?,虹橋周圍槍炮聲徹夜不停,兵車來往不絕,上海日軍也慌張起來,如臨大敵似的?!?/p>
因為搞不清情況,日軍第二天仍沒有動靜,直到第三天才出動一個聯隊,配一部分騎兵,“掃蕩”了一天?!斑@時我們已順利轉移,日軍毫無所得。”
影響深遠
“這場戰斗的影響相當大,上海的老百姓以為新四軍要進攻上海了,有的群眾還做好了歡迎的準備。”葉飛在回憶文章里,這樣評價夜襲虹橋飛機場的影響。
次日,不只《華美夜報》,上海租界出版的《大美晚報》,以及國際媒體《泰晤士報》《譯報》等,都對這場戰斗作了報道,在國際上也引起很大反響。
夜襲虹橋飛機場的成功,不僅打擊了日軍的氣焰,更極大振奮了上海數百萬人民,也擴大了黨和新四軍的影響。
那之后,上海各界群眾掀起了以人力物力支援新四軍的熱潮,許多愛國工人、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新四軍的抗日影響下,一批批奔赴抗日前線,給部隊增添了新的血液。
“過了幾天,上海黨的地下組織送來了許多慰勞品,同時還動員了許多優秀工人和青年學生前來參加新四軍。以后又有大批愛國青年陸續涌進我們的行列。部隊不斷地增加新的血液,為江南游擊戰爭的廣泛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绷握牡?。
像這樣的奇襲戰,快速靈動,在中國大大小小的抗日戰場廣泛開展。它們有效殲滅和牽制了日軍力量,使其無法肆無忌憚地掠奪中國資源。這些戰斗,也有力支援了正面戰場,成為抗日戰爭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篇章。
原標題:《80多年前,一槍未發攻入虹橋機場,燒穿 4 架日軍戰機!揭秘制勝經過》
欄目主編:張駿 題圖來源:新華社,江抗資料照片 圖片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鄔林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