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高盛有一篇關于中國樓市的預測。
他認為:
"中國房價未來整體還會下跌10%左右,于2027年左右觸底反彈。"
這篇報告結論不像“中國住房需求還將下跌75%”那么夸張,所以傳播度比較低。
但之前的報告只分析了需求,并沒說未來房價怎么樣,房地產市場什么時候回穩。
對于想買房或者賣房人,指導意義不大。
但這篇研報結論比較清晰。
不僅預測了跌幅(10%),還預測了觸底的時間(2027年)。
可參考的價值更大一些。
下面按慣例,帶大家看一下高盛的依據是什么?
結論可不可信?
01
首先高盛定義房價從最高點下跌超過20%的是房地產危機。
根據經合組織的數據,自1960年代以來,全球共計15個國家爆發了21次房地產危機。
通過對這21次房地產危機的數據進行量化分析。
發現這些爆發過危機的國家存在一些共性。
比如
在爆發危機后,實際GDP增長下滑5%左右,房地產投資成為最大拖累經濟增長的因素。
通脹率下降2%左右,面臨通縮的壓力。
同時
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會上升2-3%。
在救市政策方面:
財政擴張和積極的貨幣寬松通常緊隨房價崩盤之后,而實際匯率通常會貶值。
以上的這些情況,在如今的中國,已經一一得到驗證。
比如GDP增長放緩,通縮抬頭,財政擴張(以舊換新)和貨幣寬松(降準降息),這些在國內已經或者正在發生。
所以我不認同一旦研究歷史情況,有些人就會說:刻舟求劍。
完全忽視和完全照搬歷史經驗同樣不可取。
很多事件確實在歷史的周期里不斷重復的發生。
歷史經驗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02
如上圖所示,參考21次房地產危機的歷史數據,可以得出兩個重要的結論:
1、這些國家房價平均下跌30%。
2、平均下跌周期為6年。
這些國家中,下跌時間最長的是日本,持續了15年。
但老讀者都知道,我之前就在日本房價暴跌背后的真相一文中解析過:日本所謂下跌了15年,實際上90%的跌幅都是在前5年發生的。
后面是持續10年的盤整。
實際的暴跌也差不多是5-6年左右。
目前國內的房價情況:
這里高盛參考的數據包括經合組織、統計局、中原領先指數的數據,
綜合下來他認為中國房價已下跌20%,下跌時間4年。
所以依據國際30%和6年的經驗,高盛認為我國房價還將下跌10%,預計2027年觸底。
邏輯非常簡單,但高盛的數據有點問題,國內房價整體跌幅20%,顯然是低估的。
因為過去我們施行嚴格的一手房住宅限價,無論是經合組織和統計局的數據都存在失真的情況。
而中原領先指數編制是參考的二手房價格,所以更符合實際情況,也更符合大家的體感。
根據中原領先指數,四個一線城市房價平均下跌33%左右,下跌時間4年。
三四線城市的數據缺失,但是理論上一線城市更抗跌,跌幅會相對較小。
而缺乏基本面支撐的三四線跌幅會更大。
所以目前國內整體的房價跌幅應該大于33%。
這個時候預測未來的走勢,應該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如果僅參考30%的跌幅(樂觀預測):
那么目前國內房價已經跌到位了,但由于房價都上漲和下跌都存在慣性,所以價格還能還會小幅探底,隨后底部盤整或反彈。
那么房價觸底的時間可能在2026年左右,房價下跌空間有限。
2、如果僅參考6年的下跌時間(悲觀預測):
那么國內房價還要繼續下跌2年,按照現在的平均跌速,還要下跌15%左右,那么整體跌幅將超過45%。
這個幅度非常罕見,僅在韓國和南非出現過。
那么房價觸底的時間可能在2027年左右,房價還要下跌15%。
3、上述兩種都比較極端,如果折中考慮一下(中性預測):
我們研究過日本的房地產危機,日本京都圈房價整體下跌45%,但是暴跌是在前5年完成的。
也就是說,一次房地產危機無論多少年觸底,暴跌都是在最初幾年完成的,隨后是底部盤整時間,這個時間可長可短。
所以我們假設下跌周期為6年,但是前面跌幅高,后面跌幅為前面的一半。
那么房價觸底的時間可能在2027年左右,房價還要下跌7%。
上面的時間都是全國整體時間,一線城市會領先復蘇,提前6-12個月左右。
03
老讀者可能發現了,這個方法論和結論我之前寫過。
算個命 樓市何時回暖?
結論跟當時也是一致的。
只是目前來看市場情況并不樂觀,我個人偏向于第三種情況,可能性更大一些。
但正如我說過的,市場預測是拿客觀的邏輯去推測主觀的事實,是不準確的。
不可以不信歷史,也不可以盡信歷史。
市場走勢受很多人為因素的影響。
行情究竟怎么走還是要不斷保持跟蹤和修正。
所以上述的結論,大家僅僅作為一個參考就可以。
我會繼續每個月跟蹤M1、房價、成交量等關鍵數據。
畢竟決策要建立在真實數據的基礎上,而不是憑空的臆想。
至于未來會不會發生更極端的情況,比如無論是下跌時間(15年)和跌幅(55%)都超過歷史極值?
這里篇幅有限,回頭可以單獨探討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