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吉隆坡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雙方就中美關系以及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外交部官網 圖
據央視新聞報道,7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吉隆坡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雙方就中美關系以及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
外交部網站7月10日刊發消息稱,中國-東盟外長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王毅同中國東盟關系協調國代表共同主持,東盟各國外長、東盟觀察員及東盟秘書長與會。在東亞合作年度系列外長會期間,王毅將出席東盟與中日韓外長會、東亞峰會外長會和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此外,王毅還會見了越南、孟加拉國、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日本、俄羅斯、美國等多國外長或外交負責人。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表示,盡管中國—東盟外長會屬于年度例行會議,具有一定的程序性,但此次會議仍充分體現了中國推動與東盟深化合作的長期方向與一貫立場。
中國與東盟推動深化合作
在出席中國—東盟外長會期間,王毅外長介紹了中國東盟合作成果,并提出包括“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的典范”在內的四點建議。
在本次東盟系列會議期間,中國與東盟圍繞經貿、安全與制度合作達成多項共識,展現出區域合作的戰略深化趨勢。王毅表示,中方愿與東盟一道加快發展戰略對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深化貿易、投資、互聯互通、數字轉型、清潔能源、打擊跨國犯罪等全方位合作。
據外交部網站介紹,在經濟與文化領域,雙方重申將持續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積極期待東盟—中國自貿區3.0版議定書于年內順利簽署,并將共同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高質量實施。中國與馬來西亞的互免簽證協定也將自7月17日起正式生效,進一步便利雙邊人員往來,釋放合作潛力。
在安全與治理層面,東盟對中方愿率先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表示贊賞,并期待有關各方早日就“南海行為準則”達成一致,為地區和平穩定注入制度保障。中國還表示愿幫助解決泰國和柬埔寨的邊界爭端。
東盟一致同意中方提議,將2026年定為“中國—東盟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5周年主題年”,并啟動《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行動計劃》的落實進程,推動雙方關系邁向更加制度化的新階段。
中國與東盟互為最大貿易伙伴和重要投資伙伴。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1-5月,中國與東盟貿易額達3.0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1%。其中,中國對泰國、越南出口較去年分別增長22.2%與20.2%。東盟貿易排名超過歐盟和美國,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6.8%,已連續5年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據新華社報道,商務部5月21日對外發布,5月20日,中國-東盟經貿部長特別會議以線上方式舉行,雙方經貿部長共同宣布全面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
周士新表示,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主要有三個特點:第一是務實性,這次升級是在原有合作基礎上,著力解決協定利用率不高、制度執行不到位等實際問題;第二是前瞻性,雙方不僅關注傳統產業,更將合作拓展至數字經濟、綠色轉型、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為下一階段經貿關系注入新動能;第三是對接性,由于中國與東盟10國全部是RCEP成員,本次協議在規則層面與RCEP高度兼容,有望在未來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發揮示范作用。
“當前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中國與東盟更需提升經貿合作的質量與韌性。自貿區3.0版的推進,將有助于地區產業鏈穩定,也契合東盟當前強調的可持續與包容發展目標。”周士新說。
10+3合作為地區共同發展注入新動能
10日,王毅還在吉隆坡出席了東盟與中日韓(10+3)外長會。
王毅說,10+3合作機制建立以來,持續強化危機應對能力,推進經濟一體化進程,合力打造發展新動能,各領域合作成效顯著,助力東亞成為世界最具活力的地區。
王毅表示,當前東亞合作總體形勢是好的,聚焦發展、致力合作是大勢、是主流,但也面臨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沖擊、個別大國濫施關稅等挑戰。形勢越是復雜,10+3合作越要排除干擾,同舟共濟,不斷增強合作動力,提升發展韌性,持續推進區域一體化進程,建設好我們的共同家園。
在亞洲地區,東盟和中日韓三國是重要的經濟體。在當前單邊主義抬頭、關稅及貿易壁壘增多、地緣政治緊張形勢下,10+3合作彌足珍貴,(10+3的)協作將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穩定性和確定性,為地區共同發展注入新動能,提供新機遇。
5月4日,第28屆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意大利米蘭舉行。在會議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東盟十國和中日韓重申“堅定維護多邊主義”。聯合聲明稱,“未來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不斷升級的貿易保護主義給全球貿易帶來壓力,導致經濟分裂,影響整個地區的貿易、投資和資本流動”。
中日韓財長和央行行長在會晤時同意在清邁倡議多邊化(CMIM)下建立新的機制,以加強區域金融安全網建設,為迅速應對流行病和自然災害引發的危機提供資金支持。
周士新分析認為,中日韓在清邁倡議多邊化框架下推動新機制,有助于區域實現快速資金調配與政策協調。“貨幣互換機制為中日韓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合作提供了實質性的便利化的支撐。”
除了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今年還有多個10+3框架下的合作和交流。據悉,中方今年已實施10+3綠色技術合作與對話網絡項目,還計劃舉辦10+3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論壇、數字經濟研修班、清潔能源圓桌對話。今年中方將主辦10+3移民管理政策高級別研討會,開展10+3應對老齡化能力培訓,舉辦10+3青年科學家論壇、媒體合作研討會等活動,為夯實東亞合作的民意基礎貢獻力量。
密集會見日本、俄羅斯和美國等多國外長
在馬來西亞期間,王毅還會見了日本外相巖屋毅、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等,受到各方的關注。
7月10日,王毅會見了日本外相巖屋毅。王毅說,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始終是日方必須直面和回答的道義之問、時代之問。希望日方深刻汲取歷史教訓,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在此基礎上,共同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系,致力于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建設性、穩定的中日關系,為地區和世界提供更多確定性和發展新動能。王毅表示,中國對日政策始終保持穩定性、延續性。近期雙方各層級各領域交流互動日趨活躍,兩國關系呈現改善發展勢頭,這一局面來之不易,值得珍惜和鞏固。
巖屋毅表示,日中關系近來取得一系列積極進展,展現雙方關系應有的狀態。兩國有必要進一步加強溝通,減少分歧,擴大合作,推動日中戰略互惠關系穩定向前發展。
10日,王毅在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時說,中方愿同俄方一道,全力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各項共識,不斷提升中俄戰略協作水平,維護兩國安全和發展利益,助力彼此的發展振興。
拉夫羅夫代表俄方祝賀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表示在兩國元首戰略引領下,俄中保持著密切協調配合,體現了雙方關系的全球性和戰略性,這在當前形勢下尤為重要。據報道,雙方就伊朗核問題交換意見,還就巴以問題等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交換了看法。
11日,王毅會見了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王毅全面闡述了中方對發展中美關系的原則立場,強調雙方應將兩國元首重要共識轉化為具體政策和行動。希望美方以客觀、理性、務實態度看待中國,以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為目標制定對華政策,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同中方打交道,共同找到一條新時期中美正確相處之道。
雙方一致認為會晤是積極、務實、建設性的,同意加強外交渠道及各領域各層級溝通對話,發揮外交部門在推動兩國關系中的作用,在管控分歧的同時,探索擴大合作領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