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近國際上讓人窩火的事兒,美國在聯合國總部那地界兒的操作絕對能排得上號。7月本是聯合國的忙碌期,各國代表都想著去紐約好好商量商量國際大事,可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倒好,都要登機了,手里有效的簽證說沒就沒了。問為啥?就因為他以前批評過特朗普。這哪是偶然啊,分明是美國借著自己是東道主的身份,在那兒隨心所欲地耍威風。
這事兒可不是只針對哥倫比亞。咱們中國外交官及家屬去美國的簽證拒簽率都飆到37%了,啥概念?差不多每三個想去的人里,就有一個被攔在門外。俄羅斯代表團更慘,好幾次因為大伙兒都拿不到簽證,重要會議都沒法參加,只能干著急。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東道國關系委員會會議上那番怒斥,真是說出了大家的心聲:“美方作法違反外交禮節,違反國際法義務,違反基本人道!”美國這么濫用簽證權力,心思可太明顯了,就是想搞霸權那一套。
你看,他們拿著簽證審批權搞政治勒索,意思就是跟我好的就能順順利利去開會,跟我不對付的就別想有說話的機會,把聯合國議程當成了自己的政治工具。這還不算,美國還欠著聯合國26億美元的會費,占了預算缺口的70%,錢拖著不給,話語權卻抓得牢牢的,這不是經濟綁架是什么?
更讓人不齒的是,《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還是美國參與制定的,現在他們自己倒帶頭不把這公約當回事,國際法在他們眼里就跟“美式家法”似的,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美國這么一鬧,132個國家都聯合起來抗議,非洲聯盟更是正式提議把聯合國總部搬個地方。曼哈頓那座聯合國大樓,就因為美國這霸道勁兒,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大家都開始懷疑它還能不能公平公正地處理國際事務了。
既然有人提議搬遷,那搬去哪兒合適呢?之前瑞士在俄烏沖突中凍結俄羅斯資產,大家心里對所謂的“永久中立國”也打了問號。這時候,國際社會不少目光都投向了咱們中國。這些年中國在國際上的分量越來越重,光說維和攤款,十年間就從3%漲到了15%,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實力擺在那兒。
咱們國家有四個城市進入了備選名單。北京是政治中心,但降雨量不夠800毫米,不符合傳統的選址條件;廣州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港口,可區域發展不太均衡,可能會讓國際上有些不一樣的看法;成都生活挺舒服,可地質災害的風險是個問題。
這么一比,上海優勢就很明顯了。上海GDP都突破4萬億了,妥妥的“東方之珠”,62國的領事機構都已經入駐自貿區了。而且上海辦國際會議很有經驗,機場一年能接待超1億人次,營商環境也開放得很。在上海,既能頂住美國的壓力保持中立,又能給上萬國際公務員提供高效的工作環境,所以上海成了首選。
不過話說回來,搬遷這事兒阻力也不小。美國在安理會有一票否決權,2019年就聯合60個國家把俄羅斯的提案給否了。紐約市政府也舍不得聯合國搬走,畢竟每年能帶來38億美元的經濟收益,還放話“不惜代價留住聯合國”。
但其實啊,這背后的較量早就不只是搬不搬家的事兒了。現在金磚國家內部用本幣結算的比例都漲到90%了,沙特、阿聯酋還搶著要加入金磚聯盟,埃及用蘭特買俄羅斯的石油,這些都說明美元霸權沒以前那么穩固了。特朗普還威脅要對日韓加征40%的關稅,這明顯就是心里發虛,焦慮得不行。摩根士丹利都警告了,這種單邊制裁最后會坑了美國自己,物價得漲3%-5%,GDP可能還得萎縮1.2%。
歷史總在往前走,不會一直停留在1947年紐約那會兒。巴西總統盧拉在峰會上喊出“世界不需要皇帝”,金磚國家的經濟總量也超過了G7集團,這些都說明舊的秩序慢慢在被打破。
所以說,聯合國最后到底搬不搬到中國,其實沒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已經有37國聯盟在為改變現狀努力,多極世界的曙光已經能看見了。在那個新的國際格局里,不會再有誰把簽證當武器,不會再有欠著26億會費還耍橫的主兒,更不會有把國際組織當成自己私刑工具的國家。
霸權總有衰落的一天。現在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都清醒過來了,規則肯定會被重新塑造,一個更公平、更公正的國際秩序正在慢慢形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