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中企,逮捕我公民!烏方想將中國拖下水,特朗普宣布再次軍援
熟悉的劇本——美國一停軍援,澤連斯基就急著“找事”,希望用“中國援俄”這個陳詞濫調(diào)重新喚醒西方資源。
7月8日,烏克蘭政府突然宣布將五家中國企業(yè)列入制裁名單,理由是“支援俄羅斯軍工”。第二天,基輔方面又聲稱逮捕了兩名中國公民,指控他們試圖“走私導彈技術”。
一連兩手,配合得整齊劃一,時間點也非常“湊巧”——剛好發(fā)生在特朗普暫停軍援一周又宣布恢復援助之后。基輔這一招,不是要解決什么實際問題,而是赤裸裸地打給白宮看。
一、“打空氣式”制裁,中企成政治道具
這五家中國企業(yè)大多并無實際涉烏業(yè)務,名單中的蘇州某精密企業(yè)全年對烏出口不足百萬美元,僅占營收1%不到;寧波的那家機械設備企業(yè),甚至在烏克蘭根本沒有任何資產(chǎn)和員工。
從效果看,這批制裁并不具備實際經(jīng)濟破壞力,更像是一次面向美國的“示好動作”——烏方明知制裁無效,但也知道這是華盛頓樂于看到的“信號”,特別是在美方剛剛以伊朗石油為由,將18家中企列入黑名單之后。
烏克蘭的算盤很清楚:只要能把“中國疑似援俄”這個話題炒起來,哪怕是虛招,也有價值。只要能讓特朗普或國會重回援烏軌道,就是成功。
二、拘押中國公民:拿“間諜罪”作文章
更敏感的是烏方7月9日的另一個動作:以涉嫌試圖走私“海王星”導彈技術為由,拘捕了兩名中國公民。
目前我外交部正在核實情況,外媒報道初步拼出了事件輪廓——其中一人是24歲的前烏克蘭大學生,已于2023年被校方開除;其父因其長期往返中烏。據(jù)烏方通報,兩人涉嫌試圖接觸烏方軍工人員并購買涉導彈相關信息。
烏克蘭稱此案涉嫌間諜活動,刑期最高可達15年。但這起案件疑點不少:
為何不交安理會? 若烏方真有實錘證據(jù),這原本是絕佳的外交籌碼。烏方卻選擇悄無聲息地下手,自行拘押,顯然不打算經(jīng)得起國際檢視。
“嫌疑人”是烏克蘭粉絲? 據(jù)傳,這名年輕人長期在中文網(wǎng)絡平臺上發(fā)布支持烏克蘭的內(nèi)容,有萬余名粉絲,其曾多次表達希望與烏方簽署合法技術合作協(xié)議。他是否有違規(guī)行為還待調(diào)查,但作為“軍援俄證據(jù)”并不可信。
目的是否只是“做樣子”? 據(jù)稱他曾嘗試從烏士兵手中收購導彈碎片作為紀念品或工藝品。在戰(zhàn)時環(huán)境下,這種邊緣灰色行為被無限上綱,可能正是烏方借題發(fā)揮的“動機”。
這不是烏克蘭第一次拿中國人“開刀”——早在4月17日,澤連斯基就在社交平臺上公開發(fā)布所謂“中國間諜”被抓的視頻,聲稱中國派兵支援俄軍,烏媒隨后配合炒作,西媒跟進報道。但最終結(jié)果如何?不了了之。
三、前線打不動,就在外交場上碰瓷中國
實際上,從年初至今,烏克蘭對中國的態(tài)度已發(fā)生微妙變化。表面上仍聲稱希望中國“推動和平”,但動作越來越多地轉(zhuǎn)向挑釁與碰瓷。
比如:
4月與5月,三次將中國企業(yè)列入制裁名單,理由雷同,證據(jù)匱乏;
6月,鳳凰衛(wèi)視記者盧宇光在烏俄邊境被烏方無人機“誤傷”,當時人身處后方安全區(qū)域,身穿明顯媒體標志,結(jié)果無人道歉、無人調(diào)查。
這些都說明,烏克蘭早已把中國當作政治杠桿使用,在前線戰(zhàn)局僵持、資源緊張的背景下,“制造中國介入感”成為它換取西方支持的操作路徑。
問題在于,這種操作的有效性越來越低。
四、特朗普的劇本:停援、再援、演給誰看?
7月1日,特朗普剛剛宣布暫停對烏軍援,理由是“美軍火庫存告急”。五角大樓隨后證實:“確實缺貨”。
但沒過一周,特朗普又在7月7日高調(diào)宣布“恢復對烏防御性武器援助”,包括有限數(shù)量的“愛國者”導彈。
一方面說缺貨,另一方面又突然騰出10枚導彈,美媒報道美國原打算給30枚,最后只給了10枚。烏克蘭官員“感謝”的同時又感嘆“杯水車薪”。
配合烏克蘭此輪炒作“中國走私案”與中企制裁案,不難看出這更像一次互相配合的“重啟劇本”:
烏克蘭“表演忠誠”,將中國抬上臺面;
特朗普“順勢回援”,向國內(nèi)解釋:我們正在打擊對俄支持國,烏克蘭值得援助;
輿論回流,美國對烏政策暫時維穩(wěn)。
五、西方的嘴臉越來越難看
更諷刺的是,在特朗普重啟援助的同一天,歐盟也跳出來“找事”。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7月8日突然對中國提出“三項要求”:
停止與俄羅斯的正常貿(mào)易;
削減所謂“過剩產(chǎn)能”;
放寬對歐洲企業(yè)準入門檻。
這三條,說白了就是“不準你和別人做生意,還得讓我們賺你更多錢”。
這已不是外交建議,而是一種赤裸裸的經(jīng)濟霸凌。至此,我們也不難理解澤連斯基的姿態(tài)為何越來越激進——靠誰學誰。
眼下,美商務部長將于8月初訪華,計劃與中方談判經(jīng)貿(mào)議題。這種時刻,烏方頻繁挑釁、碰瓷式操作,只會讓其原本微弱的“中立希望”徹底破產(chǎn)。
對澤連斯基而言,如果連最后的外交理性也丟掉了,那他很可能成為西方在烏克蘭劇本里的下一個棄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