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青島市委會在山東威達學生裝博物館調研。
在推動地區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民建青島市委會充分發揮平臺優勢,精準聚焦青島民營企業發展中的痛點與難點。助力傳統制造企業實現數字化突圍、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見效、支持不同領域企業實現多元發展……民建青島市委會通過創新服務模式、推進精準資源對接,搭建起一系列平臺,有效激活新質生產力,助力企業邁向新質發展階段。
創業企業沙龍
點燃轉型智慧引擎
一枚指甲蓋大小的芯片,如同一把密鑰,正為有著百年積淀的服裝產業打開新的發展空間——在山東威達學生裝博物館內,民建青島市即墨區基層委會員、青島威達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薈棟,向民建青島市委會調研組展示嵌在校服中的無源芯片。“借助這個芯片,能實現學生進出校門自動考勤,家長掃碼可追溯生產信息,緊急情況下還能調取健康檔案,科學技術與校服結合后可成為移動的數據庫。”
然而,這樣的蛻變并非一帆風順,背后是傳統企業轉型路上的普遍困境。“我們雖擁有多項省級榮譽和穩定市場份額,但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中,也面臨諸多困惑與挑戰。”王薈棟坦言,紡織服裝行業作為傳統制造業典型,在向智能制造轉型時,普遍遭遇技術儲備不足、資金投入有限、專業人才匱乏等難題,許多企業在產品創新和智能化改造方面,陷入“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的困境,為了解決這些難題,王薈棟與團隊想了不少辦法。轉機出現在民建青島市委會搭建“創業企業沙龍”平臺后。
據了解,民建青島市委會搭建的“創業企業沙龍”平臺創辦于2014年,是民建青島市委會服務會員企業的常態化智力共享交流平臺。平臺通過密集開展專題研討、政策宣講、互動交流,為會員企業提供轉型思路、經驗分享和資源共享,現已成為企業家們思想碰撞的沃土。
王薈棟在參加“創業企業沙龍”時說出了自己當時遇到的問題。
“2017年,民建青島市委會邀請知名工業互聯網平臺專家現場授課,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專業指導。專家不僅分享前沿技術,還針對企業實際給出可行建議。”王薈棟回憶。沙龍結束后,結合活動中取來的“真經”,青島威達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迅速投入專項資金研發校服移動端訂購系統,打通設計、下單、生產、交付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創業企業沙龍就像企業的‘智囊團’,既指明方向,又堅定了我們轉型的信心。”他感慨道。
當5萬套搭載該技術的智慧校服在唐山校園投入使用,這家有著38年歷史的傳統制造企業,完成了向“智造”的精彩蛻變。
而民建的賦能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通過拓展學習渠道持續為企業加碼。王薈棟多次受推薦赴深圳等地參加體悟實訓,跨行業的思維碰撞催生了企業的“數智宣言”。實訓歸來后,他主導投資380萬元建成1500平方米的“海尚威達科技館”。開館兩年來,接待政企考察團126批次,成為青島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標桿展廳。2024年,青島威達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榮獲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創新單位”,傳統縫紉工藝真正融入智能基因。
惠企政策速遞
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除了為企業轉型提供智力支持和思路啟發,民建青島市委會在推動惠企政策落地、助力企業發展解決堵點方面問題同樣精準發力。“很多會員企業對政府扶持政策不了解、不會用,存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的難題。”民建青島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劉樹國直指阻礙企業“向新”發展的另一瓶頸。
為助力地方民營企業“向新”發展,民建青島市委會創新打造“惠企政策速遞”平臺,架起政企連心橋。該平臺及時發布、傳遞、解讀政府惠企利企政策,將晦澀條文轉化為易懂的“行動指南”,助力會員企業準確把握“政策紅利”,讓政策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動能。近年來,該平臺已助力數十家會員企業獲得政府支持。
政策賦能與企業發展的良性互動,更催生出社會責任的深度踐行。在青島威達智能校服生產車間,校服上縫制的二維碼引發調研組關注。王薈棟介紹,“這是孩子們的‘應急智碼’,孩子遇緊急情況且家人不在身邊時,他人掃碼即可獲取家長聯系方式,便于及時救助。”這項創新正是民建青島市委會“雙向賦能平臺”的成果,既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又踐行社會責任。青島威達體育用品有限公司還將部分智能校服利潤投入教育事業,累計向偏遠地區捐贈校服價值數十萬元。
平臺效應輻射
助力企業多元發展
在更多領域的會員企業中,民建青島市委會所搭建平臺的賦能效應持續釋放著能量,民建會員企業青島深度傳媒有限公司也是一個生動的例子。今年6月,中共青島市委書記曾贊榮調研督導現代服務業發展時,鼓勵該企業圍繞專業領域,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提供優質服務。青島市政協委員、民建青島市委會文化委員會主任、青島深度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吉成表示:“正是借助民建青島市委會搭建的平臺,我們才能實現雙向賦能,成長為青島本土的全國性行業標桿。下一步,我們將聚焦山東省‘十強產業’及青島‘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拓展新賽道、提供新服務,推動企業向數字化、高端化邁進。”
民建青島市委會秘書長曹麗輝表示,下一步,市委會將深化平臺建設,建立常態化走訪調研機制,組織專家學者深入企業一線“把脈問診”;定期開展“體悟實訓”,組織推薦骨干會員企業家赴先進地區和企業學習考察;拓展政企溝通渠道,及時反映企業訴求,優化營商環境,打造智力支持、資源對接、服務鏈整合的“三維一體”賦能體系,助力更多會員企業邁向“新質”發展之路。
“我們見證了新質生產力在民營企業中蓬勃生長。”劉樹國表示,民建青島市委會將持續深化平臺建設,推動會員企業將“新質生產力”從理論轉化為實踐,更快實現現代化產業升級。
作者:陳小艷 任蕾
文字編輯:陳姝延
新媒體編輯:莫愁
審核:李木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