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俄烏沖突和中東沖突仍未結束,但特朗普似乎已經鎖定了新戰場?據了解,僅7月這一個月份,美軍就安排了兩場關鍵性的大型聯合演習。一場是美國空軍主導的“部隊重返太平洋”,一場是美澳聯合舉行的“護身軍刀”。兩個演習幾乎是前后腳展開,而且演習區域都選在了西太平洋。那么問題來了,美軍這波高強度操作,是不是在為未來的“大動作”做準備?
我們先說說第一場,“部隊重返太平洋”。這場演習從7月10日開始,為期兩周,由美國空軍主導。根據公開數據,美軍這次調動了近300架戰機,幾千名空勤和后勤人員,要進行跨戰區的部署和實戰演練。這種演習其實有點像冷戰時候的“重返德國”,說白了,就是為了應對可能爆發的大規模戰爭。
美國空軍官員說得也很直接,這次演習就是為了應對“大規模中美沖突”,不再遮遮掩掩,而是把目標明擺在臺面上。而且,他們還要測試所謂“敏捷作戰”的概念,也就是把大部隊拆成多個小組,快速移動、快速打擊,避免被一鍋端。這種打法明顯是針對有能力打擊固定基地的對手,比如中國。
除了空軍,“護身軍刀”演習也緊跟著上場,從7月中旬一直持續到8月初。這場由美澳共同主導的軍演,總兵力達到3.5萬人,參演國家多達19個。演習范圍非常廣,從印度洋一直延伸到南太平洋的珊瑚海,總長超過6500公里。
這場演習的重點是“聯合后勤”和“分布式打擊”。美軍還特別提到了一個概念,叫什么“聯合戰區配送中心”。什么意思?就是他們擔心一旦開戰,靠空運進戰區太慢太難,就提前在一島鏈附近設立多個能進船、能起飛機的物資中轉站,用來支撐持續作戰。
另外,這次演習里還會出現一個重要裝備,那就是美國陸軍的“堤豐”中程導彈系統。而且是首次在太平洋方向實彈發射。這種導彈系統的作用,是打擊遠距離海上和陸地目標,它的出現,說明美軍的陸軍也在積極參與西太方向的戰備升級,不再只是空軍和海軍唱主角。
那問題來了,為什么在中東沖突不斷的背景下,美軍反而加大了在西太方向的投入?答案其實也很直接。五角大樓一直認為,中國才是未來美國的“長期戰略競爭對手”。中東的戰爭是短期麻煩,但中國是他們眼中的“核心威脅”。
總之,美軍7月這兩場大演習,不只是常規演練,更像是提前備戰。演習的內容和規模,明顯是在為大規模沖突做準備。雖然短期內未必真開戰,但從節奏和動向看,特朗普正在把西太做成“主戰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