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蘇黎世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發布的一則重大賠付公告引發廣泛關注: 2022年7月間,美國一名6歲男童誤吞中國制空調遙控器的電池,導致腸胃道永久性損傷,家長遂控告中國廠商并求償1.252億美元,最后以4000萬美元(約2.92 億元)和解,引起中國民眾熱議。 這一消息于7月11日迅速登上微博熱搜,也在網絡上引發激烈討論。
涉事產品為出口美國的空調遙控器
公告披露,該起事件發生于2022年7月,美國一名6歲男童在家中誤吞一款空調遙控器內的紐扣電池,造成胃腸道永久性損傷。其家屬隨后向遙控器生產商——一家中國出口企業——提起訴訟,索賠金額高達1.252億美元。
據悉,該企業是蘇黎世財險(中國)承保的客戶,所投保產品涵蓋了超賠層商業責任險。
4000萬美元達成和解,保險公司承擔一半賠償
案件進入訴訟程序后,考慮到美國陪審團制度可能帶來更高賠償風險,律師團隊建議被告盡快與原告和解。最終,雙方以4000萬美元達成賠償協議。
根據保險合同約定及案件實際情況,蘇黎世財險(中國)確認該起事故符合保險責任范圍。在基礎層賠付額度已用盡的情況下,公司于2025年6月18日已完成累計折合人民幣14128萬元的支付責任賠付也即賠償金中的一半,保單責任限額隨之用盡。
網民熱議:產品責任與維權環境對比引爭議
該起賠付事件在中國社交平臺引發大量討論。有評論指出:“如果事情發生在國內,家長可能還會被指責‘碰瓷’。”也有人諷刺表示:
“吃電池的代價,值3000萬美金,我愿意。”
所涉保險為“超賠層”,常見于海外市場
據介紹,本次賠付涉及的是企業投保的“超額責任保險”(Excess Liability Insurance),即在基礎賠付額度用完后,由再上一層保險公司繼續承擔部分或全部責任。這種“分層式”保險結構在歐美市場較為普遍,用于幫助企業應對極端案例帶來的超額賠償風險。
蘇黎世財險(中國)表示,其將繼續為“走出去”的中資企業提供專業的風險管理與賠償服務。
企業回應低調,制造商身份未公開
截至發稿,被告出口企業的具體名稱仍未公開。蘇黎世財險在公告中也未披露制造商身份,僅稱其為“被保險客戶”。
官網資料顯示,蘇黎世財險(中國)由蘇黎世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改建而來,2013年獲得中國監管部門批準設立,主要為在華外資企業、中資跨國公司提供各類商業保險與風險管理服務。
當天匯率
1 美元=7.17人民幣
美國同城分類信息網免費發布平臺!
點擊下方原文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