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血糖高點兒沒事吧?反正也沒啥感覺...”診室里,65歲的張先生漫不經心地說。三年后,他因糖尿病足截去了右下肢。
我國糖尿病患者已過億,這些人當中一部分病情發展下去會出現視網膜病變,一部分人發生腎臟損傷,大部分有10年病程患者面臨神經病變威脅。
然而,總有這樣一群“例外者”——他們與糖尿病共處數十年,卻成功避開了并發癥的侵襲。
這些“幸運兒”并非天生免疫,而是堅持著六個關鍵習慣。
注重營養干預
營養干預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石。
不得并發癥的糖友往往都注重飲食管控:餐盤以全谷物、蔬菜為主角,每天保證500克新鮮蔬果,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燕麥、糙米替代精米精面,嚴格控制加工食品,特別是含反式脂肪的零食。
儲存肌肉
運動是天然的胰島素增敏劑,無并發癥糖友的共同點是堅持科學運動:每周150-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
每周2次力量訓練:啞鈴、彈力帶練習增加肌肉量,打破久坐習慣:每坐30分鐘起身活動3分鐘。
穩定情緒
長期壓力會導致血糖“上躥下跳”。成功避開并發癥的糖友都有一套減壓技巧:每天5分鐘呼吸練習:吸氣4秒,呼氣6秒。
培養至少1項放松愛好:園藝、書法或音樂,建立支持圈:定期與糖友交流經驗,
積極社交的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率提高。
保證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會顯著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健康糖友的睡眠管理很嚴格。
日常固定作息時間,每天23點前入睡,保證7-9小時睡眠。
睡前不刷手機、不飲濃茶、調暗燈光。午睡不超過30分鐘:避免影響夜間睡眠質量。
改掉不良習慣
吸煙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增加,建議糖友們積極戒煙:尋求醫生幫助制定戒煙計劃。嚴格限酒,警惕藥物濫用:避免擅自使用不明成分保健品。
定期體檢
定期篩查是攔截并發癥的關鍵防線。每年全面檢查:肝功能、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檢查。
每日足部自檢:觀察有無傷口、水泡。日常不僅僅單測空腹血糖,更關注餐后血糖的管控。
希望大家多多關愛自己的身體健康,積極管控好血糖才能有助于我們更好的延緩并發癥發生,也祝愿大家血糖管控得越來越穩定,離并發癥越來越遠,輕松過好每一天!
作者:龍溪
審核:三諾醫學科學事務部
配圖:三諾講糖自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