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四天,胡塞武裝連續擊沉兩艘貨輪,中方為什么會在安理會罕見點名對胡塞發出警告?
以色列又為什么會反咬一口,擅自修改涉臺表述?
近段時間,也門胡塞武裝在紅海連續針對商船發起攻擊。
胡塞武裝以反以色列為旗號,自 2023 年 10 月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胡塞武裝經常以支持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為由,在紅海及亞丁灣對往返以色列的商船發動武裝襲擊。
胡塞方表示:凡是涉及以色列運輸的船只,皆為目標。
7月上旬,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罕見點名胡塞武裝,明確要求其停止對商船的襲擾。
不到48小時,以色列反對黨議員現身臺灣,并公開稱呼臺灣為“國家”。
一南一東,兩個方向,兩條戰線,卻都直指中國的戰略邊界。
中方的態度也前所未有地直接:不許再碰國際航運,更不許挑戰主權底線。
胡塞武裝再出手,紅海航運遭重創
7月6日,也門胡塞武裝襲擊懸掛利比里亞國旗的“魔法海洋號”貨輪。
這艘載有1.7萬噸硝酸銨的商船在紅海中部遭到導彈與無人機聯合打擊,船體嚴重破損,最終沉沒。
也門胡塞武裝9日發表聲明稱,該組織的武裝部隊擊沉了在紅海航行的希臘貨輪“永恒C”號。
這是該組織4天內在紅海擊沉的第二艘貨輪。
更嚴重的是,遇襲時船上共有 25 人,其中 4 人死亡,6 人被救,15 人下落不明。
兩艘船都非軍事目標,卻被胡塞認定與以色列有關。
短短四天,兩次襲擊,兩艘商船沉沒,紅海局勢急轉直下。
這是今年以來最嚴重的海上沖突,直接威脅國際航運安全。
這明擺著就是不想讓以色列在中東安心。
沒人管么?是管不了。
早在2023年底,美國就試著組織了一支“護航聯盟”“繁榮守護者”行動,號稱要保護紅海航道安全,防止胡塞武裝“為所欲為”。
但是沒有用,胡塞不但沒收手,反而越打越兇。
中國發出強硬表態,不再沉默
胡塞武裝的發言人強調,襲擊對象只限與以色列有關的船只,與中國無關。
多年以來,懸掛五星紅旗的船只在紅海幾乎沒有受到攻擊,甚至假冒中國船的也常常能幸免。
中國長期以來保持克制,但現在眼看紅海局勢持續惡化,說不定哪天就會影響到中國的商船。
7月9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安理會公開發言。
他點名胡塞武裝,強調紅海是國際公共水道,必須保障商船通行權。
耿爽表示,中方對連續兩艘貨輪被襲擊表示嚴重關切,敦促胡塞立即停止類似行為。
中方過去強調“緩和局勢、各方克制”,如今則主動發聲。
意思可能有這三點:
一是對胡塞武裝的警示。
二是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不支持任何武裝襲擊,也不會庇護任何一方。
三是對中國自身國家利益的防御。紅海是“一帶一路”關鍵樞紐,這個地方如果失控對中方不利。
人員傷亡和人道風險促使中方介入
這次中方的發聲,背后不僅是對航運安全的擔憂,還有人道主義考量。
“魔法海洋號”沉沒后,船員被迫跳海自救,最終 22 名船員被附近商船所救。
“永恒C號”襲擊中更是發生船上武裝沖突,船員死傷。
根據聯合國數據,截至2025年7月,也門已有1700萬人面臨糧食安全危機,約有100萬5歲以下兒童嚴重營養不良,他們的生命正在受到威脅。
胡塞的襲擊行為不僅打擊航運,也切斷了人道援助物資的主要運輸通道。
紅海航道一旦中斷,也門的人道危機將雪上加霜。
中國一直秉持維護地區穩定與國際人道主義原則,紅海航道安全關系到全球貿易和國際航運,也影響著中國商船安全。
巴以沖突外溢,紅海局勢加速惡化
胡塞的動機依舊和巴以沖突密切相關。
他們聲稱,只要以色列不從加沙撤軍,紅海禁航就不會解除。
實際上,這是對美國主導的“紅海停火協議”的直接撕毀。
今年 5 月,美國通過阿曼與胡塞武裝達成停火協議,美方暫停空襲,胡塞武裝減少攻擊,以確保國際商貿航運的順暢。
但該協議未涉及以色列,胡塞武裝也一直沒有停止將與以色列有關聯的商船作為襲擊目標。
隨著伊以沖突爆發,紅海局勢日漸緊張,停火協議就破裂了。
中方這次出手,不是突然,而是應對局勢發展必然的選擇。
中方表態剛落,以色列政客在臺灣“亮相”
但是沒想到的是,正當中方對紅海問題表達強硬立場時,臺海方向風波又起。
中方話音剛落,以色列就反咬一口。
7月9日,以色列“未來黨”議員阿米哈爾·沙克在臺灣“漢光演習”期間現身。
他不僅與臺方高官合影,還在社交平臺發文支持所謂“臺以友誼”,并稱臺灣為“國家”。
這一行為,徹底違背1992年《中以建交公報》中“一個中國”。
沙克的表態很快引發中國外交系統的嚴正反應。
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第一時間發聲,指出此行為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破壞中以關系的政治基礎。
拉哈米姆所在的未來黨并非執政黨。當前以色列由內塔尼亞胡領導的聯盟政府掌權,未來黨處于反對地位。
以媒說這次竄訪并未獲得外交部批準,是議員個人行為。
為何是未來黨?時機耐人尋味
“未來黨”不是執政黨,但在以色列國會中是最大的反對派。
該黨頻繁炒作涉臺話題,并非偶然。
其動機可能主要有三層。
第一,是借涉臺議題在國內政治中刷存在感。
第二,是借此向美國“表忠”,爭取更多西方資源支持。
第三,是對中方在中東問題中不站隊、不偏袒以色列的一種外交施壓。
中方在加沙問題上堅持“兩國方案”,明確呼吁停火,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保持批評。
這令部分以色列政治力量感到不滿,轉而在臺海方向搞小動作。
中方立場一貫,表態更明確
中方對涉臺問題的態度從未含糊。
一個中國原則是中以建交的政治前提。
不論是政府行為,還是議員舉動,凡是挑戰中國主權的言行,都必須承擔后果。
這次的外交表態,不只是對具體事件的抗議,更是對任何試圖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干涉中國內政行為的明確警告。
對“未來黨”這樣的反對派政客而言,挑釁中國并不會帶來真正的外交紅利,反而只會破壞中以多年建立的政治互信。
兩線同時開火,中方為何選擇此刻發聲?
從紅海到臺海,中方不是主動發難者,而是清晰地劃出自己的邊界線。
國際航運安全不能任由胡塞肆意破壞。
國家主權底線不能因政客言論而動搖。
紅海的問題,是安全與合法性的交鋒;臺海的問題,是主權與承認的較量。
中方“改口”表態,既是對胡塞武裝的警示,也是對國際社會的宣言:中國不做沉默的觀察者,也不做偏袒的操盤手。
紅海與臺海,一南一東,卻有一條共同的底線:安全與尊嚴,寸步不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