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國防部長伊斯拉埃爾·卡茨(Israel Katz)近期宣布了一項有爭議的計劃,計劃擬將多達60萬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遷入一處指定的“人道主義城市”,該區域位于加沙南部城市拉法的廢墟之上。進入該營地需通過嚴格的安全篩查,以確保進入者不是哈馬斯武裝人員。一旦進入,以色列軍方將封鎖該區域周邊。巴勒斯坦人將不被允許離開。以色列政府與軍方之間就該計劃爆發了一場爭執,原因是計劃所需設立營地的成本與影響問題。而以色列前總理埃胡德·奧爾默特(Ehud Olmert)則指出,如果該計劃繼續推進,將成為一座“集中營”。
“人道主義城市計劃”
卡茨于上周在一場專門面向軍事事務記者的簡報會上介紹了該設想。卡茨將該營地描述為一座“人道主義城市”。英國媒體獲得的一份相關提案文件顯示,該提案意在“取代哈馬斯對加沙人口的控制”。這份耗資20億美元的計劃在2024年2月11日之后的某個時間起草,文件上印有美國支持的“加沙人道基金會”(Gaza Humanitarian Foundation,簡稱GHF)的名稱。與卡茨的說法類似,該文件也稱,這些營地將是“大規模”且“自愿”的場所,加沙民眾可以在此“臨時居住、去激進化、重新融入社會,并在愿意的情況下準備遷移”。
一頁幻燈片展示了一份時間表,稱某營地將在項目啟動后90天內投入運作,并設有洗衣房、廁所、淋浴及學校。根據這份文件的設想,未來共建設8個營地,每個營地可容納數十萬巴勒斯坦人。提案未說明巴勒斯坦人將如何被轉移到這些營地,或營地在加沙以外可能設在哪些地點。但一張地圖中顯示了指向埃及、塞浦路斯及其他標注為“額外目的地?”(Additional Destination?)的箭頭。這份文件還稱這些龐大的設施可用于“與當地居民建立信任”,并推動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所設想的“加沙愿景”。
不過,GHF否認曾提交此提案,并稱這些幻燈片“不是GHF的文件”。GHF表示,確實研究過“多種理論性方案,以在加沙安全提供援助”,但強調“沒有計劃,也未在實施人道主義過渡區(HTA)”。但是,有兩名知情人士表示,該計劃已提交特朗普政府,其中一人稱,該提案近期曾在白宮討論。
以色列政府與軍方的沖突
以色列政府與軍方就計劃在加沙南部為巴勒斯坦人設立營地的成本與影響問題發生沖突。該計劃在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訪問華盛頓期間公布,外界普遍認為得到了他的支持。卡茨上周透露,他已命令軍方起草營地建設計劃,但是軍方反對該項目。據以色列媒體報道,在7月13日晚間的安全內閣會議上,沖突公開化——國防軍參謀總長埃亞勒·扎米爾(Eyal Zamir)與內塔尼亞胡爆發激烈爭執。
扎米爾認為,該計劃將轉移軍方資金與資源,削弱作戰能力并阻礙解救人質的行動。他的辦公室早前已就一份預備役軍官提出的法律請愿作出回應,強調戰爭目標并不包括“轉移并集中”平民。以色列第12頻道報道稱,內塔尼亞胡憤怒回應稱扎米爾提交的計劃“成本太高、進度太慢”——預計建設將耗時數月,最長可能達一年。內塔尼亞胡表示:“我要求的是一份現實的計劃。”他要求軍方在7月8日前提交一份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的替代方案。
以色列《新消息報》報道稱,財政部官員也對該“人道主義城市”提出實務性反對,稱項目預計每年耗資達150億謝克爾,將嚴重拖累國家預算。這筆費用很可能由以色列納稅人承擔,擠占教育、醫療與社會福利支出。以色列新聞網站Ynet報道則指出,以色列高級官員估算,在拉法地區建設該“人道主義城市”的成本將在27億至40億美元之間。一旦項目啟動,幾乎所有費用都將由以色列承擔。
人道主義擔憂
曾于2006至2009年擔任總理的埃胡德·奧爾默特(Ehud Olmert)是以色列國內對該項目最直言不諱的批評者。他表示,如果巴勒斯坦人被迫遷入該營地,這將構成種族清洗。他將該計劃比作納粹德國時期的行徑,這一言論在以色列國內引發激烈反彈。以色列遺產部長阿米哈伊·埃利亞胡(Amichai Eliyahu)甚至暗示應將奧爾默特判刑,并暗指其在下臺后因腐敗入獄的經歷:“奧爾默特對監獄再熟悉不過了,”埃利亞胡說,“沒有別的辦法能阻止他在世界上傳播仇恨與反猶言論。”
這個所謂的“人道主義城市”項目也已成為以色列與哈馬斯停火談判的障礙之一。以方希望在加沙多個關鍵區域,包括南部城市拉法的廢墟中繼續駐軍。哈馬斯則要求以色列全面撤軍。該組織高層胡薩姆·巴德蘭(Husam Badran)表示,該營地計劃是“蓄意設置的障礙性要求”,將使談判復雜化。他在向《紐約時報》發送的信息中稱:“這將是一座隔離的城市,類似于一個隔都(ghetto)。這完全不可接受,任何巴勒斯坦人都不會同意。”
部分以色列人也猜測項目主要是談判策略:一方面意圖迫使哈馬斯在停火談判中做出更多讓步,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安撫內塔尼亞胡政府中強硬派的極右翼盟友,從而換取他們對停火協議的支持。極右翼部長伊塔馬爾·本-格維爾(Itamar Ben-Gvir)支持驅逐加沙人口,反對與哈馬斯達成持久停火。他在一份聲明中稱,該驅逐計劃“不太可能被實施”,而只是政府同僚為使他接受停火協議而拋出的“公關噱頭”。“所謂建立‘人道主義城市’的討論,基本就是在搞花招,目的是掩蓋實際正在進行的協議交易,”他說。
也有人道主義專家對計劃細節表示嚴重關切。“一個經歷了近兩年持續轟炸、被切斷基本援助渠道的民眾群體,不可能存在所謂‘自愿遷移’。”國際難民倡導組織Refugees International主席、美國國際開發署前高級官員杰里米·科寧戴克(Jeremy Konyndyk)說。
圖片來源于網絡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