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本號 · 一起思考
作者:徐吉軍,新媒體:漢唐智庫!
2025年7月11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已獲得美國及歐洲盟友最高層面的積極回應,軍事援助渠道已全面恢復。歐盟新一批防御援助計劃也在制定中,預計近期將對俄羅斯實施更嚴厲的制裁措施,必須確保這些壓力產生實質效果。
烏克蘭外交部發言人宣布,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已恢復,雙方團隊正在研究軍援交付的技術細節。
此前,7月1日,美國國防部曾宣布暫停對烏部分軍援的消息。
然而,7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批準向烏克蘭運送更多防御性武器。
眾所周知,特朗普在對外援助問題上十分敏感,半點也不想白白付出。特朗普上任半年,已經多次反復掐斷對烏援助,目前歐洲各國已經對美國援助烏克蘭不抱太大期待,更不指望美國白送裝備。
7月10日,特朗普10日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說,美國已經與北約達成協議,將向北約運送援助烏克蘭的武器,而北約將全額支付這些武器的費用。
特朗普政府對烏政策如同鐘擺一樣左搖右擺,充分表明特朗普上臺前擬定的出賣烏克蘭拉攏俄羅斯制衡中國的全球戰略面臨失敗。
特朗普全球戰略失敗的原因不只是因為俄羅斯不聽號令,而是交戰雙方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軍事目標完全對立毫無妥協余地。另外一個對特朗普全球戰略構成制約的是歐洲的態度,英國、法國、德國牽頭組織的志愿者聯盟堅持援助烏克蘭,使特朗普脅迫烏克蘭對俄讓步的想法直接破滅。
2025年7月10日至11日,第四屆烏克蘭重建國際會議在意大利羅馬舉行,澤連斯基收獲頗豐。來自30多個國家的數百家企業,與烏克蘭達成超過200項各類協議,總額超過100億歐元。新的歐洲支持計劃超過20億歐元,這意味著歐洲還會持續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為支持烏克蘭反無人機作戰。英國將以16億英鎊,向烏克蘭提供5000枚防空導彈以及配套發射系統,維護設備和探測系統。為了實現計劃,英國政府向泰雷茲公司下達了價值高達20億美元的訂單。
5000枚防空導彈聽起來非常嚇人,不過總價20億美元并不高,每枚導彈均價4萬美元,去掉配套系統之后大約2萬美元。這個價格顯然只能是小型導彈,也就是LMM“歐洲燕”輕型多用途激光制導導彈。這是一種專門的反無人機防空導彈,該導彈重13公斤,有近炸引信,飛行速度1.5倍音速,射程6公里。
這玩意兒充其量與近防炮類似,竟然被英國冠上導彈的名字,簡直是導彈屆的奇恥大辱。
果然,歐洲援烏量大管飽的前提是小且便宜。
大型導彈那必須精打細算,不可能敞開供應。
為滿足烏克蘭防空要求,德國將購買2套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挪威購買1套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援助給烏克蘭軍方。特朗普宣布援助烏克蘭10枚愛國者導彈。
個位數的援助,除了象征意義有什么實戰價值?
要知道現在俄羅斯每周轟炸烏克蘭的導彈加上無人機的數量不低于1500枚,無人機產量還在迅速增長,而且都是塑料泡沫原料,成本極低。
英國援助的5000枚小導彈,3周就用完了。
一兩套愛國者攔截系統更別說了,到底能干點啥,大家心里都有數。
不過,一般情況下地區沖突持續3年之后通常都會進入和談,如果3年不能解決問題,沖突和對抗將會長期化。
如今,歐洲牽頭組建的30國志愿者聯盟,還在繼續支持烏克蘭與俄羅斯打消耗戰,俄羅斯必須持續保持高額軍費,這對俄羅斯經濟構成了相當的壓力。
為了防止俄羅斯持續轟炸,烏克蘭重要的軍工生產設施,都已經轉入地下。在冷戰時期,蘇聯一直在準備第三次世界大戰,烏克蘭就是東歐國家后面最重要的后勤基地,蘇聯在每個城市都建設了地下軍事基地和工廠設施。
7月13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參與援助烏克蘭的所謂"愿意者聯盟"的國家已達到30個。
馬克龍在法國國慶日前夕向法國武裝部隊發表年度講話時說:“2月在巴黎成立的意志聯盟今天有30個國家加入,總部設在巴黎"。
早些時候,馬克龍在與英國首相斯塔默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烏克蘭停火后可能部署在烏克蘭的法英駐軍人數將達到5萬人。法英聯合遠征部隊將是未來國際部隊的基礎,以確保烏克蘭停火得到遵守。
幫助烏克蘭恢復軍事力量。30國聯合空軍將協同烏克蘭空軍一起包圍烏克蘭領空,保護烏克蘭基礎設施和城市,為烏克蘭恢復國際航線做準備。
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將組成黑海特遣艦隊在黑海執行海上掃雷行動,確保烏克蘭港口和領海船只安全。
歐盟決定在2025年向烏克蘭提供400億歐元軍事援助,英國提供45億英鎊軍事援助。為提升烏克蘭的無人機生產能力,并將英國國防工業與烏克蘭前線無人機工廠進行合作生產。
法國總統馬克龍公開表示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的勝利是建立“大俄羅斯帝國”的第一步。如果烏克蘭被俄羅斯吞并,就沒有人能夠阻擋俄羅斯向北約國家推進,這正是北約所擔心的最糟糕情況。
根據德國國防部泄露的一份秘密文件,俄羅斯目前正準備在2025年對歐洲和北約國家發動全面戰爭。這是歐美一些報紙所流傳的場景,證實了俄羅斯擴大烏克蘭戰爭范圍的意圖。
莫斯科否認了德國報紙的報道。
目前,烏克蘭的人口基礎依然還能支撐戰爭持續一到兩年。
歐洲國家的國民愿不愿意為烏克蘭流血犧牲?國民的意志能否影響政客的決策?
這都是不可知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