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被老大哥狠揍,向老對手低頭,日本這波操作把全世界都看傻了。一邊是美國毫不留情的25%關稅重錘,一邊是日本外相在中國外長面前的溫聲細語。
前一天還在為關稅問題和華盛頓撕破臉,后一天就向北京釋放善意,承認要"認真對待歷史"。這變臉速度,連川劇都要甘拜下風。
到底是什么逼得向來聽話的小弟,突然敢跟老大哥翻臉,還要另投新主?這180度大轉彎背后,藏著什么樣的算盤?
180度急剎車:4個月內從死對頭到好朋友
這變化來得有多快?4個月,就是這么短的時間,日本對華態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今年3月份,日本政府還在國會上聲稱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不具備法律約束力",那話說得相當硬氣。
誰能想到,到了7月10日,同樣是這個政府,外相巖屋毅卻在吉隆坡當著王毅的面說出了完全相反的話。
"日方在臺灣問題上堅持1972年日中聯合聲明的立場沒有改變",這句話從巖屋毅嘴里說出來,在場的外交官都愣了。更讓人震驚的是后面那句:"今年是二戰結束80周年,日方將認真對待歷史,面向未來。"
這話的分量有多重?要知道,就在7月7日,特朗普剛剛宣布對日本加征25%的"對等關稅",8月1日生效。這25%的關稅可不是開玩笑的,直接砸向日本最要命的地方——汽車、電子設備、精密機械。
這些行業占日本對美出口的60%以上,預計年損失將達到320億美元。一刀切下去,切中的是日本經濟的命脈。石破茂的反應也夠激烈,7月9日在東京街頭演講時直接放話:"這是賭上國家利益的戰斗,日本絕不能被小瞧。"
可就在強硬表態的第二天,日本外相就跑到吉隆坡向中國示好了。這操作,確實把全世界都看懵了。
被逼急了的反擊:小弟終于敢跟老大哥翻臉
說到底,還是美國這次下手太狠了。25%的關稅不是什么象征性的警告,而是真刀真槍的經濟制裁。要知道,日本這個國家缺乏足夠的國內市場,對外貿易就是他們的生命線。美國這一刀切下去,等于是要了日本的半條命。
更要命的是,這讓日本想起了廣場協議的噩夢。1985年,日本乖乖聽美國的話,結果換來的是經濟泡沫破裂,失落了整整30年。
這回石破茂學精了,絕不能再當冤大頭。7月10日,他在富士電視臺節目中說得更直接:"美國的做法是對日本赤裸裸的施壓。"日本這次確實準備了不少底牌。第一張就是1.103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個數字可不是擺設。
想想看,如果日本真的咬咬牙大量拋售美債,美國金融市場也得抖三抖。這招夠狠,也夠有威懾力。
第二張底牌是稀土供應鏈合作。今年6月,日本政府主動提出與美國進行稀土合作,當時對美國來說是雪中送炭。
現在這份合作變成了談判籌碼。如果美日談不攏,日本完全可以學中國,對稀土進行管制。
第三張底牌更直接——產業撤資威脅。豐田在美國的工廠雇傭了數百萬人,真要撤資,美國連湯都撈不著。
當然,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日本也不想放棄美國市場。但威脅的效果已經達到了——老大哥也不敢太過分。
連鎖反應炸開了:美國盟友開始集體"叛變"
日本這次轉向,可不是孤立事件。仔細一看,美國的盟友們都在悄悄算自己的小賬。韓國早就在這么干了。表面上跟美國穿一條褲子,背地里跟中國眉來眼去。文在寅時期的平衡外交,給尹錫悅留下了不少"政治遺產"。
澳大利亞更是活生生的教訓。跟著美國對中國下狠手,結果自己損失了幾百億澳元,現在還在想辦法修復關系。
最有意思的是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重新熱絡起來。這可不是什么小事,一旦成功,將形成一個覆蓋15億人口的巨大市場。
日韓代表在最近的談判中表現出了罕見的積極態度,明確表示愿意"推進高質量、互利共贏的自由貿易安排"。
這話聽起來客套,但對比過去幾年的冷淡態度,這已經是180度的轉變了。華盛頓現在是真的頭疼了。印太戰略的核心支點開始松動,原本鐵板一塊的盟友體系出現了裂痕。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打到最后,連自己人都不買賬了。
這種局面,是華盛頓始料未及的。東盟也在觀望美國的反應。如果美國繼續對盟友采取強硬手段,亞洲這盤棋將徹底重新布局。更讓美國擔心的是,這種連鎖反應一旦形成,將很難逆轉。盟友們一旦嘗到了多元化外交的甜頭,就很難再回到從前那種絕對服從的狀態。
游戲規則變了:多極世界的生存新玩法
說穿了,這游戲的玩法正在變。過去是老大說了算,小弟們排隊站好。現在不一樣了,小弟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
日本這次的選擇很聰明——不是要徹底倒向中國,而是要在大國之間走鋼絲,尋找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平衡點。對中國來說,這確實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不用主動去挖美國的墻腳,人家自己就往這邊靠。
關鍵是要穩住節奏,別讓人覺得咱們在趁火打劫。畢竟國際關系是個長期游戲,急躁不得。中國恢復進口部分日本水產品,就是個很好的信號。這既體現了善意,又保持了原則,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
未來的國際關系,可能不再是非黑即白的選邊站隊,而是多元化的合作網絡。今天跟你合作,明天跟他做生意,這才是正常狀態。從日本這次轉身能看出來,霸權主義的老路越走越窄。誰還在搞零和游戲,誰就會被時代拋棄。
合作共贏不是空話,是真正符合各國利益的現實選擇。這次日本的表態,就是最好的證明。當然,日本的轉向也不會一帆風順。美國肯定不會輕易放手,未來還會有各種博弈和較量。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單極世界正在成為歷史,多極化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國家都要重新找準自己的位置。
結語
日本這次轉身,說穿了就是被現實教育了。在多極化的世界里,誰都不可能永遠靠著一棵大樹乘涼。
這不會是最后一個"叛變"的盟友。當霸權遇上務實,當零和撞上共贏,歷史的鐘擺正在擺向另一邊。
你覺得日本這次是真心轉向,還是權宜之計?小國在大國博弈中,到底該怎么找準自己的位置?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