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7月14日消息,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中央紀委辦公廳公開通報3起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典型問題,其中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脫離實際、盲目決策建設文旅項目,造成閑置浪費。
通報顯示,2018年,恭城瑤族自治縣不顧當地實際條件,在缺乏人才、產業基礎的情況下,強行推動建設總占地面積約140畝的瑤漢養壽城文旅項目。項目規劃總投資16.5億元,目前實際投資5.4億元,后因資金鏈斷裂部分項目已停工爛尾,成為“半拉子”工程,已建成的11棟建筑中有6棟閑置,利用率低、效益不佳、浪費嚴重,群眾反映強烈。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推進“瑤漢養壽城”項目的時任恭城縣委書記鄧曉強已于2022年落馬,該項目是其任上挪用財政資金6500萬元強行上馬的“私利”項目。
瑤漢養壽城資料圖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廣西紀委監委披露,“瑤漢養壽城”位于恭城高鐵經濟產業園區、北洞源河畔,是按照國家4A級旅游景區規劃建設的健康旅游項目,是鄧曉強任職期間傾力推進的工程項目。然而,他如此上心并非“要創新思維促進恭城經濟發展”,而是另有所圖。
“瑤漢養壽城”項目由鄧曉強實際控制的公司承建。為借項目謀取私利,鄧曉強將個人意志凌駕于集體意志之上,強力推進項目上馬。在項目規劃之初,他置當時當地經濟形勢和項目缺乏人才、產業、環境基礎的實際于不顧,挪用財政資金6500萬元用于該工程,并違規套用旅游產業用地政策,非法侵占870萬元土地溢價返還款全部該項目。
為防止部分縣領導反對該項目實施,鄧曉強千方百計繞開縣委、縣政府,以“四家班子會”代替縣委常委會,以縣委專題會代替政府常務會,營造“一把手”高位推動、領導班子集體決策的假象,甚至大肆把“身邊人”安排在縣城投公司等重要部門、關鍵崗位,處心積慮為“私人項目”實施鋪平道路。
此外,2023年4月,桂林市紀委通報三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其中包括桂林市原二級巡視員鄧曉強違規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安排的“一桌餐”宴請、違規收受禮金等問題。2019年至2020年,鄧曉強違規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安排的“一桌餐”宴請并飲用高檔酒水。2014年至2022年,鄧曉強違規收受他人禮金共計61萬元。
2023年11月,桂林市紀委監委通報三起破壞營商環境典型問題,其中博阿凱鄧曉強隱身幕后當老板,破壞地方發展環境問題。2014年至2022年,鄧曉強在擔任市衛計委主任、恭城縣委書記等職務期間,以他人名義注冊并實際控制多家企業,違規從事營利活動;以會議集體決策之名,行違紀違法之實,挪用縣城投公司巨額資金用于其實際控制的公司進行項目建設;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工程項目承攬、征地拆遷、撥付工程款等方面提供幫助,非法收受巨額財物、索要房產。
公開簡歷顯示,鄧曉強,男,1965年1月生,漢族,籍貫湖南永州,198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研究生學歷,工商管理碩士。
鄧曉強曾任桂林市興安縣縣長、桂林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桂林市政府副秘書長、桂林市衛計委主任等職務,2016年5月被任命為恭城縣委書記,2021年改任恭城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2022年7月,鄧曉強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桂林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同年12月,鄧曉強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鄧曉強資料圖
鄧曉強落馬后,其案件被視為桂林市開展領導干部利用職權和影響力插手工程項目謀私貪腐問題專項整治查處的一例典型。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3年8月發布的文章顯示,鄧曉強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發生后,桂林市紀委監委指導該縣紀委監委針對案件暴露出的問題短板,做實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督促相關部門進一步織密織牢制度籠子。
桂林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藍振武表示:“鄧曉強獨斷專行、搞‘一言堂’成為工程項目腐敗的直接導火索,該案也暴露出當地對‘一把手’權力制衡的缺位。”以案為鑒,桂林市紀委監委向恭城縣委下發以案促改工作建議,督促案發地區全面梳理排查工程項目領域廉政風險點,進一步完善“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等制度機制。
同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恭城瑤族自治縣相繼制定完善《縣委常委會“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自治縣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制度》《自治縣財政投資評審中介機構管理及考核暫行辦法》等7項制度。截至23年8月,全縣召開主題廉政黨課和警示教育大會100余次,按行業、崗位、級別等要素,分層級分領域組織1500余名黨員干部前往廉政教育基地接受廉政教育。
2024年1月,桂林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的2023年度工作成效展示中顯示,2023年,該院刑二庭審結一二審案件250件,其中包括恭城縣委原書記鄧曉強貪污、受賄案等數件重大職務犯罪案件。
據恭城縣政府網站介紹,恭城瑤族自治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東南部,距市區108公里,轄6鎮3鄉117個行政村,總面積2139平方公里,總人口30萬人,瑤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0%。2024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10.71億元,增長2.6%。2023年,該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9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47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8元。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