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以來,巴以局勢始終是全球焦點。
即便是以色列對伊朗全面出擊,也沒有對其嘴邊的加沙地帶放松警惕,以持續圍困逼迫哈馬斯。
最近以色列迫于各方壓力,聲稱要通過和談實現和平,卻又借此玩出“假和平,真逼降”的新招數。
和平誘降?和談停火條件曝光
當地時間 7 月 10 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訪問美國期間提出,愿以 60 天停火換取釋放一半以色列在加沙地帶被扣押人員,同時拋出了加沙地帶永久停火的 “最低條件”。
即便是所謂最低條件,仍能看出以色列方面相當沒有誠意。最低條件都是要求哈馬斯放下武器,加沙實現非軍事化。
還解釋說明確要求哈馬斯不再擁有軍事能力或管理權,還威脅若條件不滿足,將重啟對加沙的軍事行動。
哈馬斯一直將保有武裝視為巴勒斯坦人民的基本權利,認為達成停火協議的關鍵應是停止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襲擊,并要求以色列從加沙地帶撤軍,而非討論解除武裝問題。
但是哈馬斯在以色列裝備先進且優勢兵力的圍困下局勢非常危急,以色列不惜制造人道主義災難也要圍死打死哈馬斯。
其態度相當兇殘,寧肯錯殺不能放過。為了消滅一些即便是疑似甚至只是以軍意想中的哈馬斯,以軍就向領取救濟品的加沙民眾射擊,以色列坦克甚至對老人開火。
以色列 “停火條件” 背后的算計
內塔尼亞胡提出的所謂停火條件,看似是在尋求和平,實則就是一場 “和平誘降”。
哈馬斯自成立以來,一直為巴勒斯坦的獨立而斗爭,其存在是以色列實現對巴勒斯坦全面控制的 “眼中釘”。
以色列要求哈馬斯放下武器、讓加沙非軍事化,就是想從根本上消除巴勒斯坦的抵抗力量,使加沙成為一個沒有反抗能力的地區,進而實現其長期占領和統治的目的。
這就如同《水滸傳》中朝廷對梁山好漢的招安,表面上給予一些好處和承諾,實則是要將反抗力量納入自己的掌控,最終加以瓦解。
建議品品毛主席書評
如果哈馬斯選擇接受這些條件,放下武器,放棄軍事能力和管理權,那么就相當于放棄了巴勒斯坦人民多年來為之奮斗的獨立夢想,將加沙地帶拱手讓給以色列。
屆時,哈馬斯將失去與以色列談判的籌碼,巴勒斯坦人民也將失去最后的保護屏障,很可能會面臨更加殘酷的壓迫和剝削,就像梁山好漢招安后失去了自主命運的能力,只能任人擺布。
很多人看水滸,覺得看得非常氣憤,特別是對故事本身,梁山明明前途大好,卻非要招安。
而毛主席評《水滸》,從文學角度和現實意義卻為我們做了解讀。
毛主席曾深刻指出:“《水滸》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梁山好漢原本是一支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隊伍,他們占據梁山,劫富濟貧,與封建朝廷對抗。然而,領袖宋江卻一心想著招安,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帶領梁山好漢走上了投降之路。
最終,梁山好漢們在為朝廷征戰方臘的過程中傷亡慘重,梁山事業徹底失敗,眾多英雄好漢命喪黃泉。
故事雖然讓人痛心,但正妙在用血淋淋的教訓揭示了投降派的悲慘下場,也讓人們看清了投降主義的危害。
而對于哈馬斯來說,以色列的 “停火條件” 就是一個類似的投降陷阱。
巴勒斯坦人民爭取獨立和自由的斗爭是正義的,哈馬斯作為其代表力量,不能被以色列的 “和平誘餌” 所迷惑。
只有保持自身的軍事力量和對加沙的管理能力,才能在談判桌上擁有真正的話語權,才能為巴勒斯坦人民爭取到公平合理的和平解決方案。
希望他們能保持清醒的頭腦,警惕和平誘降背后的陷阱。
要以史為鑒,從毛主席對《水滸》中投降派的評價中汲取智慧,堅守立場,不為短期的和平假象所動,繼續為巴勒斯坦人民的尊嚴和未來而奮斗,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加沙地帶的持久和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