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有個叫科爾比的副部長,最近讓日本和澳大利亞很惱火。他要求兩國就“臺海問題”作出表態:如果美國在臺海和中國開戰,日本和澳大利亞將會扮演何種角色?
這個問題提得就有些強人所難了,畢竟在這件事情上,美國自己向來都是態度模糊。一會兒吵著鬧著要打,一會兒又堅決表示不插手。
當然更為關鍵的是,這是一個進退兩難的問題,不管日本和澳大利亞如何選,都會有不小的麻煩。明確拒絕的話,美國會不高興;明確支持的話,中方也不會開心。
很明顯,日本和澳大利亞不敢忤逆美國,但是他們其實也不愿意得罪中國。因為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這樣做實在是不太劃算。
以經濟貿易為例,中國當前乃是日本主要的貿易伙伴之一,雙方有著極度深入的經濟合作,貿易額常年維持在3000億美元以上。
比如在2024年,中日雙邊貿易總額為3083億美元,在日本當年貿易總額中占比超過20%。其中日本對中國出口的商品價值高達1562.5億美元,在日本當年的出口貿易額中占比同樣是超過了2成。
也就是說,如果日本眼下選擇跟中國鬧掰,那么他們的貿易額將直接銳減兩成。這個損失不可謂不小,可能日本的很多產業都會因此的垮掉。像之前因為排放核廢水的事兒,咱們停止了對日本水產品的進口,急得日本隔三差五地求放過。
無獨有偶,中國和澳大利亞的貿易往來也是非常地密切,是澳大利亞目前最為重要的貿易伙伴。據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中澳雙邊貿易額約為3120億澳元,在澳大利亞進出口貿易總額中的占比接近三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是一個資源大國,出口遠大于進口。尤其是針對于中國這樣的資源進口大國而言,那基本就是純賺錢。
據相關數據顯示,澳大利亞是我國近十年來最大的逆差國,累計貿易逆差高達4.58萬億元,說是養活了半個澳大利亞都不為過。所以對于澳大利亞來說,失去中國這個貿易伙伴的損失,比之日本都還大得多。
事實上對日澳兩國來說,得罪中國除了利益上難以接受外,實力上也不是太允許。
比如說澳大利亞這個國家是出了名的地廣人稀,7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僅生活著2700來萬人。咱們這邊隨便拎個省出來,人口都要比他們多得多。
出于人口數量的限制,澳大利亞的軍隊規模也非常有限。其中現役人員還不到6萬人,裝備飛機僅300多架,艦艇更是只有40余艘。
相比之下,日本的情況倒是要好上不少。據相關數據顯示,日本當前的現役軍事人員接近25萬,裝備的飛機超過1400架,軍艦數量超過了150艘。
當然這也是在情理之中,畢竟日本好歹是有著1億多的人口。只是這和咱們比起來,仍舊是相差甚遠。要知道日本當前所擁有的艦艇總噸位也不過才77萬噸,而咱們光是三艘航母的滿載排水量就已經超過了20萬噸。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由于是二戰的戰敗國,軍事發展長期受到限制,國防體系并不健全。更多的是注重防空反潛,而缺乏對地和對艦的打擊能力。
所以總的來看,日本和澳大利亞壓根兒就不具備和中國進行軍事對抗的能力,碰上就只能是被吊打。而基于以上的這些弊端,日本和澳大利亞不得不去慎重考慮對美國要求的回答,以至于最終雙雙選擇了婉拒。
當然,他們只是拒絕在當前做出直接的明確表態,而不是直接表示不插手。也就是說,在未來美國如果和中國開打,他們仍舊是有可能加入的,而且這個可能性還很大。
因為日本也好,澳大利亞也罷,那都是美國正兒八經的軍事盟友,簽訂了正式條約的那種。而且他們在軍事建設上也是和美國深度捆綁,從人員訓練到武器裝備那基本都是搞的美國人那一套。這意味著但凡是美國有事兒,他們就有義務去幫忙。
再者而言,日本和澳大利亞在臺海問題上也并沒有安好心,一直都是有著要插手的想法。像日本長期都在拿臺海說事,要求維持現狀,不許武統。甚至他們還喊出了“臺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口號,擺明是要做臺海問題的攔路虎。
再退一步講,如果中美在臺海開打,日本和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軍事盟友和重要貿易伙伴,其實是很難去保持中立而置身事外的,而是必須要做出選擇。要么成為美國的幫手,要么成為美國的仇人。
很顯然,他們會更加傾向于第一個選擇。畢竟對于他們來說,失去美國的影響,遠大于失去中國。
所以總的來說,日本和澳大利亞眼下的不表態,除了是基于自身的利益和實力考慮外,更多的還是不想當出頭鳥。畢竟中美開戰這種事兒影響太大了,正兒八經發生的可能性并不大,他們沒有必要這么早就跳出來表態。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這樣的事真的發生了,他們多半還是會選擇站在美國那一邊,和中國刀兵相向。
當然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對于中國而言,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參戰并不算多大的威脅。畢竟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實力有限,并不能對戰爭局勢造成多大的影響,關鍵還是在于美國。
甚至于別說是日本和澳大利亞了,就算是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所有盟友都給算上,像什么新西蘭、菲律賓等等,那都是一個樣。就好比當初的抗美援朝,對面盡管是號稱17國聯軍,但真正能打的也就一個美國而已。只要把美軍給搞定了,一切也就塵埃落地了。
當然咱們還可以再大膽一些,把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參戰當作是一種助力,或者說是對我方優勢的加成。
比如說日本的參戰,可以給到中方最大限度的士氣加成,全國上下都會因此而空前團結,并且迸發出極大的戰爭熱情。
沒辦法,咱們對于日本這個國家的歷史仇怨太深了。想想從甲午戰爭到抗日戰爭,咱們被日本欺負了足足半個世紀,至今都還沒機會找回場子,那該是多大的遺憾?
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如果日本能夠自己主動送上門來,那就相當于是新仇舊恨可以一起算了,簡直是求之不得。不夸張的說,要是國家為此要征兵,是個男的估計都會去報名,自費都要去的那種。要是知道自己的搓的導彈會丟向東京,工人們估計都爭著加班,螺絲都會擰冒煙。
再比如澳大利亞的參戰,則是能夠帶來最為豐厚的戰爭紅利。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澳大利亞這個國家地廣人稀,資源豐富,令人眼饞不已。不過限于國際規則,咱們也不好跑去直接就給人占了,那是西方那些殖民者才會干的事兒。
然而開戰之后可就兩樣了,寇可往,吾亦可往。屆時澳洲或許就得叫“澳州”了。
所以換個角度來看,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參戰不僅不是什么壞事兒,反倒是大好事兒,堪稱雙喜臨門那種。不怕他們來,就怕他們不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