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河北省吳橋縣搶抓戰略機遇,以“雜技之城、休閑之城、康養之城、創新之城、非遺之城、好人之城”建設為引領,大力實施“文旅興縣、工業強縣、鄉村振興、開放活縣”戰略,推動文旅融合、產業升級與民生改善協同發展,一幅充滿活力的文化旅游名城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雜技之城:千年技藝閃耀國際舞臺
圖為吳橋雜技大世界。
人間游樂無雙境,天下雜技第一鄉。吳橋雜技大世界景區是全國第一批4A級景區、文旅非遺精品短劇《云上的阿拉貝斯克》拍攝基地,創新推出“天下絕活大賽”“江湖百戲節”等主題活動,精心打造《運河·印象》《江湖秀》《江湖魂》等大型雜技情景劇,融合傳統技藝與現代娛樂,吸引眾多游客駐足。作為“現代雜技之父”孫福有的故鄉,吳橋雜技文化底蘊深厚,全縣137家民間演出團體遍布城鄉,“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吳橋耍雜技,人人有一手”。
河北吳橋雜技藝術學校自2002年起承擔國家雜技援外項目,已為全球34個國家培養近1000名國際學員,其中塞拉利昂學員安娜回國后創辦該國首所雜技學校,埃塞俄比亞學員葉納組建“非洲夢”雜技藝術團并多次參加國際賽事。
創辦于1987年的“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被譽為“東方雜技大賽場”,與摩納哥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法國“明日”國際馬戲節并稱世界雜技三大賽場,今年將迎來第二十屆盛會。
2024年,吳橋雜技大世界景區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次,綜合收入同比增長42.34%,文旅產業正成為縣域經濟新支柱。吳橋將加快創建河北省級旅游度假區、國家級武術與雜技文化(滄州)生態保護實驗區,推動雜技文化“走出去”與產業“引進來”雙向發力。
休閑之城:運河文旅激活全域旅游
圖為運河公園。
圖為吳橋大運河半程馬拉松賽事現場。
運河攬勝游人醉,全域歡歌畫卷新。京杭大運河吳橋段全長34.8公里,憑借“九曲十八彎”的獨特地貌和豐富生態資源,成為休閑旅游亮點,是京津冀魯周末度假休閑的首選地之一。吳橋大運河半程馬拉松獲中國田協C類認證,吸引2000余名選手參賽。
吳橋縣城環境優美,39處園林景觀遍布全城,綠化覆蓋率達到43.5%,建成了雜技公園、南湖公園等一批特色公園,加大休閑設施建設投入,舉辦各類文化活動,更好滿足居民運動健身、休閑娛樂等戶外活動需求,讓居民享受“慢生活”。
同時,深挖“文旅+鄉村”潛力,打造萬畝紅高粱、千畝藥用玫瑰等大地景觀,推出雜技奇幻之旅、紅色文化之旅、中醫藥研學之旅、運河古堤風情之旅、鄉村民俗體驗之旅、非遺展館探秘之旅等多條精品旅游線路。桑園鎮大第九村入選全省百個鄉村旅游目的地,雜技大世界獲評省級旅游休閑街區,“賞江湖絕技 品至味吳橋”線路成為省級精品。
康養之城:生態宜居賦能幸福生活
圖為運河風景。
運河織綠生態美,醫養交融幸福家。吳橋縣連續多年實施運河生態修復,沿運河兩岸栽植國槐、白蠟等鄉土樹種,形成綠色生態隔離帶,建成6處休閑景觀,負氧離子濃度超過國家一級標準。云瑧金陵雜技酒店、百盛莊園假日酒店、紅牡丹賓館與大運河沿線38村特色民宿共同構成康養度假網絡。
醫養融合方面,全縣共有養老機構10家,匯聚了各地的優質醫療、養老資源,“送醫陪護”模式獲評全國創新實踐優秀案例。
非遺之城:傳統技藝煥發新生機
圖為省級非遺項目石影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方士英正在雕刻作品。
匠心妙手傳千載,非遺煥彩展風華。吳橋擁有國家、省、市、縣級非遺項目75項,其中國家級1項(吳橋雜技)、省級15項。通過設立14家非遺傳習所和23家非遺工坊,推動石影雕、線裝書等技藝創新傳承。
吳橋縣將非遺保護視為文化傳承的核心工程,近年來通過系統性保護、創新性傳承和多元化發展,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非遺傳承保護發展之路。金鼎古籍的“人生第一本線裝書”活動、石影雕作品參展深圳文博會等,彰顯非遺與現代生活的深度融合。“非遺保護不是簡單的‘博物館式保存’,而是要讓老技藝在新時代煥發新生。”吳橋縣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創新之城:科技驅動產業升級
圖為工人在車間內忙碌生產。
京津智匯研新技,創新筑夢開勝景。作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縣、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心區域,吳橋擁有總體規劃面積731公頃的省級經濟開發區,是河北省48家首批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開發區200余家企業扎根生長,52家規上企業蓬勃發展,11家“專精特新”企業和5家省級研發中心構筑創新高地。
吳橋縣積極承接京津科技資源,河北藝能鍋爐有限責任公司長期與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被評為院士合作重點單位,扎實開展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獲35項專利;鈦隆高新材料(河北)有限公司引進國家級人才團隊攻關半導體封裝材料;吳橋盈豐鋼結構鑄鋼件制造有限公司登上央視《大國工匠》,獲評“2024年度中國鋼結構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河北海恩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與北京化工大學、河北大學合作高性能復合材料研發等項目,被評為全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中國農業大學吳橋實驗站推廣優質高產新品種,創立多種小麥栽培技術體系。目前全縣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7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405家,一批超億元項目相繼落地,吳橋成為真正的投資洼地、環境高地。
好人之城:文明善舉浸潤城市底色
圖為志愿者為老人表演節目。
凡人義舉傳佳話,市井溫情暖萬家。吳橋縣涌現大批道德模范,14人榮登“中國好人榜”,2025年第一季度兩名市民入選中央政法委見義勇為勇士榜。全縣2.8萬名注冊志愿者年均開展活動超千場,“巾幗助老”“小橘燈”助殘等品牌服務溫暖城鄉。 平安建設成效卓著,扎實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社會面管控,全縣持續保持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寧良好局面,2024年度吳橋縣群眾安全感、政法隊伍滿意度在全省名列前茅。
“六城”聯動譜寫發展新篇
吳橋縣“六城”建設成效初顯:雜技文化架設國際橋梁,運河文旅打造休閑地標,生態康養托舉民生幸福,非遺創新實現文化增值,科技賦能推動產業躍升,文明善治提升城市溫度。
站在新起點,吳橋將繼續深化融合發展,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縣域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