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委書記黃強在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會上強調(diào),要“用心辦好群眾急難愁盼的事,以如我在訴、如我在訪、如我在住之心”,切實解決民生領(lǐng)域痛點難點問題。這“三如”之心,字字千鈞,深刻勾勒出新時代黨員干部應有的為民姿態(tài)與情感坐標。
“如我在訴”,是設(shè)身處地傾聽疾苦的深情。它要求我們轉(zhuǎn)換角色,將群眾的每一次申訴、每一聲嘆息,都當作自己切身之痛去體察。教育公平、醫(yī)療資源、養(yǎng)老保障……這些沉甸甸的民生訴求,不應只是案頭冰冷的文字報告,而應成為驅(qū)動我們行動的緊迫信號。唯有設(shè)身處地,才能穿透紙面,感知那些“急難愁盼”背后真實的焦灼與期盼,讓回應直抵民心深處。
“如我在訪”,是躬身向下問需于民的篤行。黃強書記特別指出要“‘四不兩直’深入一線,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這要求我們走出機關(guān)大門,將辦公室搬到街頭巷尾、田間地頭。只有以“如我在訪”之心沉入基層,才能撥開匯報材料的迷霧,直面原生態(tài)的民情冷暖,觸摸最真實的民生脈動。唯有如此,才能讓政策制定與執(zhí)行真正貼合大地,精準疏通民生堵點。
“如我在住”,是融入煙火感知冷暖的自覺。這是“三如”之心的升華,要求為民解憂不搞短暫的停留,而要真正“住”進群眾的生活場景,在柴米油鹽中感知民生溫度。老舊小區(qū)的設(shè)施不便、社區(qū)服務的細微缺口、日常生活中的不便之處,只有將自己代入其中,才能感同身受。這種深度融入,方能促使我們以主人翁姿態(tài)去解決那些習以為常卻又影響深遠的“小事”,讓治理的關(guān)懷如陽光般灑向每個角落。
這“三如”之心,共同熔鑄成一把開啟群眾心門的“金鑰匙”。它不僅是對“以人民為中心”發(fā)展思想的生動實踐,更是對黨員干部情感能力、工作方法的時代錘煉。當每一位干部都能真正把自己擺進去,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辦,急難愁盼的解決就不再是冰冷的行政任務,而是充滿溫度的情感連接。
“如我在訴、如我在訪、如我在住”情真意切。當“我”真正融入“民”,當干部之心與百姓之心同頻共振,每一件民生“小事”的解決都將成為筑牢執(zhí)政根基的基石。(久泰平)
可參與優(yōu)惠購票
免費領(lǐng)取高德打車券福利!
來源:中國吉林網(wǎng)長白時評出品
編輯:王偉光 審校: 熊一黎
主編:曲翱 監(jiān)制:陳尤欣
點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