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盡管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蔓延,新一輪的產業科技革命,又使得世界經濟的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加速發展。面對此種形勢,中國致力于進一步深化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伙伴關系,與拉美區域的國際合作自然也包括在內。中拉整體合作涉及多個領域,在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召開之際,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講話中表示:“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都是全球南方重要成員,獨立自主是我們的光榮傳統,發展振興是我們的天然權利,公平正義是我們的共同追求。”指出了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的堅實基礎,即雙方擁有共同身份、傳承、權利和目標。縱觀中拉多領域合作的進展,綠色能源合作已然成為新時代以來中拉合作的突出亮點。
中國在拉美綠色轉型中的現實貢獻
作為中國對外產能合作的新興領域,綠色能源合作以中國相關創新優勢為基礎,涉及能源轉型、低碳技術產業等。而拉美國家的國情各異,各國在綠色能源開發與利用方面也存在差異,但都能堅持可持續發展、氣候治理等事務,積極推動自身向綠色低碳能源轉型。可以說,中國與拉美在綠色能源方面具有廣泛的合作空間。圍繞綠色能源合作,中國為拉美當地向綠色低碳轉型作出了積極貢獻。
首先,綠色能源合作與達成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緊密聯系,事關人類的生存發展。在聯合國的推動下,可持續發展理念逐步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啟動已近10年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從社會、環境和經濟三方面出發,設定了2030年將要達到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另一方面,截至202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相關的締約方會議(COP)已舉辦到第30屆,其中有5屆在拉美區域的阿根廷、墨西哥、秘魯、巴西舉辦。
其次,綠色能源合作成為全球南方探索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方向。隨著中國實力的不斷提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發展倡議等一系列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逐步提出,加上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和高科技、新能源等領域所擁有的技術能力,致力于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作出積極貢獻。中國提出的對外國際產能合作,圍繞著創建與提升生產能力,成為落實建設“一帶一路”的抓手。作為國際產能合作新形式的綠色能源合作,日益成為中國攜手拉美開展南南合作的重要方式,可以進一步成長為全球南方國家之間的合作范例。
再次,中國與拉美國家的綠色能源合作立足于彼此間的優勢互補。從結構上看,中國具有綠色能源開發應用領域的生產、技術優勢,集中體現在電動汽車、光伏板和鋰電池“新三樣”產品之上,且產品具有高性價比,使得世界各國在獲取綠色能源產品之時,增添了更為經濟的選項。此外,中國擁有一流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而拉美則擁有市場、資源優勢,區域面積達2000余萬平方公里、人口約6.5億,區域內智利、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等國的鋰礦儲量居世界前列。
巴西、阿根廷綠色能源發展現狀
中拉“綠色南南合作”過程中,鑒于拉方國情存在差異,需要結合具體國情進行分析研究。在此,以巴西、阿根廷為對象,重點考察兩國近年來在綠色能源領域的發展。
巴西自身綠色能源基礎扎實。拉美國家中,巴西較早地實現綠色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應用,例如上世紀70年代的“乙醇計劃”以酒精替代汽油作為汽車燃料,與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電站,均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近年來,巴西在綠色可再生能源方面獲得了相當的發展。
一是,巴西清潔可再生能源的總利用率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生物柴油、乙醇提純技術居世界領先地位。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2025年巴西能源轉型報告》顯示,2024年巴西吸引能源轉型投資371億美元,位列中國、美國、德國、英國、法國、印度之后,居世界第七位。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促進有效能源轉型2024》之中,巴西的能源轉型指數(ETI)為65.7,居世界第12位,顯示出其實現能源轉型的能力。該報告對中國與巴西表示了贊賞,認為兩國在能源轉型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二是,根據巴西全國電力運營局2024年底公布的報告,巴西總裝機容量216.093吉瓦。從電力能源結構來看,以水電為主,占總量的50.16%。第二位是熱電,占總量的18.27%。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正在快速普及,分別占總量的13.19%、5.19%。同時,巴西國內不同地區的電力來源,與當地的具體情況密切關聯:北部地區以水電為主,東北部的風能、太陽能潛力巨大,東南部和中西部是巴西最大的用電、輸電中心,南部則兼顧水電與熱電。
三是,巴西電動汽車形成規模,車輛清潔能源得到發展。巴西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得到了迅速發展。巴西電動汽車協會的數據顯示,2024年巴西銷售電動汽車17.74萬輛,較2023年增長88.83%。同時,在中資車企的助力下,2025年底巴西境內將有12個中國電動汽車品牌投入運營。在傳統化石燃料中混合可再生燃料,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具體來說,汽油中混合一定比例的生物乙醇、柴油中混合規定比例的生物柴油,達到使用清潔能源的目的。
阿根廷的綠色發展仍有很大空間。阿根廷承諾發展具有包容性、可持續的綠色經濟,并且是較早開始征收碳稅的拉美國家。阿根廷的清潔能源發展規劃把鋰、氫設定為主要原料,并以風能、太陽能、生物能為補充。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促進有效能源轉型2024》之中,阿根廷的能源轉型指數(ETI)為52.6,居世界第82位,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阿根廷近年在綠色能源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第一,阿根廷在能源和電力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例如,通過推行可再生能源供電計劃、促進生物質能源項目等發展計劃,完成或建設水電、風能、太陽能電站,并探索生物能使用。此外,通過對外合作,氫能項目也有所推進。第二,阿根廷在公共交通領域嘗試使用電動公交車,并有意大規模推廣。第三,推出綠色金融產品,支持綠色經濟發展。
中拉綠色發展合作的機制化
近年來,中巴、中阿在綠色經濟領域合作取得新突破,推動中拉綠色合作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尤為重要的是,需要政企研的共同努力,實現中拉綠色發展合作的互補性特征向合作機制轉化。
2024年中巴建交50周年紀念之際,中巴雙邊關系進一步從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提升為“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2022年,中國商務部與巴西經濟部簽署《關于推動可持續發展領域投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在科技部批準下,由清華大學牽頭,聯合國內院校、企業等六家單位與巴西、古巴和秘魯的四家單位于2021年聯合成立“中拉清潔能源與氣候變化聯合實驗室”。
中阿于2014年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2021,兩國簽署中阿鋰礦投資合作諒解備忘錄。2022年,中國商務部也與阿根廷生產發展部簽署《關于推動綠色發展領域投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中國與拉美的綠色發展合作,立足于拉美國家與中國的互補性。拉美的資源特性與中國在高科技、新能源方面的優勢特征需要進一步轉化為合作機制。實際上,中拉合作本已存在一定的基礎,既可以妥善利用,加強綠色發展,也可以通過綠色發展,進一步鞏固現存機制。
一是繼續運用中拉論壇多邊機制,成為綠色發展合作的“發聲器”。中拉整體合作形成的中拉論壇多邊機制,是多邊達成綠色發展合作共識的重要渠道。例如,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發表的《北京宣言》,成為中拉就綠色發展合作共識的“宣言書”。
二是以雙邊合作機制,因地制宜地商討具體的合作舉措。拉美國家的國情不一,優勢資源、優先關切存在差異,需要具體地磋商、甄別拉美國家的實際需求來確定適當的合作策略。例如,中巴之間設有中巴高委會、中阿政府間常設委員會,可以在現有雙邊機制架構下討論具體的綠色發展合作事務,也可以擇機設立相應的分委會來加強政策溝通。
三是“政府-企業-科研”共同發力,促進中拉綠色發展合作的落實。中拉綠色發展合作,既需要政策引領,也需要企業的實際投入與建設,更需要更多的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研究,找出最適合拉美當地資源情況的綠色發展合作方式。(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巴西研究中心主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