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高原的黃土地上,有這樣一位老兵:軍裝雖脫,軍魂永駐;崗位平凡,擔當不凡,他就是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金峪鎮白家寨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雷進奎。從1994年當選村民小組組長至今,三十載寒來暑往,他用軍人的堅韌、黨員的赤誠,在貧瘠土地上開辟出致富路,在鄉親心中豎起了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
退伍軍人雷進奎(圖片來源合陽縣融媒體中心)
從“開荒人”到“領路人”:把窮山溝變成“聚寶盆”
白家寨村背靠大山,土地貧瘠曾是壓在村民心頭的“大山”。1994年,剛當選三組組長的雷進奎看著坡地上稀疏的莊稼,心里憋著一股勁:“不能讓土地閑著,更不能讓鄉親們窮著!”
他帶著村民一頭扎進荒坡,掄起鋤頭開荒,腳磨出了血泡、手磨出了厚繭,硬是在石頭縫里刨出了一片片梯田。“花椒耐旱、核桃穩收,這是咱這兒的‘土寶貝’。”他跑遍周邊縣市取經,帶著技術員手把手教村民種植,如今全村的花椒、核桃林已成為“搖錢樹”,每年為村民帶來可觀收入。
白家寨地處蘋果優生區,雷進奎又把目光投向了這片“黃金產業”。他多方奔走,爭取到國家蘋果示范區項目,帶著村民搞起高標準種植:600余畝防雹網為果樹“遮風擋雨”,10000余米灌溉管道引活水進田間,百余次技術培訓讓果農們成了“土專家”。村民李建國算起賬來笑得合不攏嘴:“以前蘋果畝產幾千斤,現在翻了番,人均增收千把塊,多虧了雷書記!”
2023年,700噸冷庫拔地而起,100畝高標準蘋果產業園開工建設,村合作社“秦合峪香”商標成功注冊……雷進奎的“致富藍圖”上,正不斷添上嶄新的筆畫。
從“調解員”到“當家人”:用公道心暖熱百姓心
“村里事無小事,群眾的事就是天大的事。”這是雷進奎常掛在嘴邊的話。2008年兼任村治保主任后,他成了村里的“矛盾滅火器”。
東家宅基地邊界起糾紛,他帶著尺子去丈量;西家婆媳拌嘴鬧別扭,他搬個小板凳聽雙方訴委屈。有一次,兩戶村民因灌溉用水吵得面紅耳赤,他冒著火辣辣的太陽在地里蹲了一整天,不僅理清了水源分配,還牽頭修了條分水渠,徹底解決了灌溉難題。“雷書記說理公道,我們服!”村民們這樣評價他。
擔任村委會主任后,他更把“公平公正”刻在了工作里。2012年修水泥路時,有幾戶村民湊不齊自籌款,工程眼看要卡殼。雷進奎沒多想,從家里拿出十余萬元墊上:“路早一天通,群眾就早一天方便!”如今,村里巷道平整、路燈明亮,再也不是當年“雨天一腳泥”的模樣。
脫貧攻堅中,他逐戶走訪65戶貧困戶,量身定制幫扶計劃:幫殘疾人王建軍搞起養殖業,帶貧困戶李雪梅加入蘋果合作社……短短幾年,全村248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戶異地搬遷戶住進了新房。“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說起雷進奎,搬遷戶們眼里總含著淚。
從“老兵”到“先鋒”:用一輩子踐行入黨誓言
在他看來,發展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這些年,他帶領村民搞人居環境整治:6000米巷道亮化工程讓夜晚亮如白晝,10000平方米綠化讓村莊四季常青,15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成了村民跳廣場舞、拉家常的好去處。“十星級文明戶”“最美庭院”評選活動搞得紅紅火火,鄉親們的精神頭越來越足。
“雷書記就像咱村的‘老黃牛’,只顧埋頭干,從不喊辛苦。”這是村民們的心里話。如今,年近六旬的雷進奎依然閑不住:清晨去果園看看果樹長勢,上午到工地盯冷庫建設,下午走村入戶聽群眾需求……他說:“只要鄉親們需要,我就一直干下去。”
三十載風雨兼程,雷進奎在黃土地上寫下了不平凡的答卷。他用軍人的鐵血擔當、黨員的初心使命,詮釋著“榜樣”二字的千鈞重量,也照亮了白家寨村邁向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